近来,民进党全面发动「大罢免」,不仅动员资源,更刻意援引国民党歷史人物的论述来为其政治行动正当化,一方面强调「罢免权」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重要主张,因此「罢免有理」;另一方面则将「反共」定位为两蒋的核心精神,反过来指责今日的国民党不再「反共」与「护台」。重点是:民进党所鼓吹的「大罢免」,早已背离了孙中山倡导的「民权」本义,实为一场包装精致的政治清洗与权力重组的「权斗」。

日前台独人士林浊水受访时强调:「孙中山最爱的就是大罢免,用人民的直接民权罢掉猪仔议员!」此语对孙中山的思想理解极其片面与曲解。

孙中山确实强调「罢免权」,但那是建立在「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直接民权之下的制度设计,用以制衡失职官员、防止腐败堕落,而非对「对立者」的集体剷除。

然而,今日民进党所发动的「大罢免」,不是针对哪个人,而是对在野党所有区域立委进行的政治斗争,早已偏离孙中山先生的罢免理念。民进党大罢免的标准不是「是否失职」,而仅是「是否与执政党对立」,实质上就是用人民名义进行一场「合法形式包装下的权力夺取」,并藉此推翻上次民主选举所产生的政治结果。

民进党今日大谈孙中山,却忘了孙中山的本意。罢免制度不应是用来清洗异己,而是要用来清除不才。若人民只是依政党指示,随意罢免理念不同的民代,那所谓的「民主民权」终将演变为「多数暴政」,而一旦这种「大罢免」成为常态,选举将形同虚设。

我们更不能忽视,这样的「大罢免」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撕裂与对立。一个正常社会的民主运作必须建立在互信、尊重与多元包容之上,而不是将每次的政见不同视为敌我矛盾。若只因政党分歧就发动大罢免,试图一党独大,那民主不但难以深化,连社会也会陷入无止境的内耗。民进党若执意以「大罢免」为手段,试图摧毁制衡体系,建立单一权力中心,那最终不只民主受伤,民进党自己也将成为制度反噬的牺牲者。

民进党最近的操作,不禁令人想起歷史上所有独裁崛起与国家衰亡的经歷:先是领导人为巩固个人权力,结合法律手段与非常措施,打压反对势力、操控政府或国会,动摇原有体制,最终使国家走向动盪与专制统治。如今民进党「大罢免」的模式与目的,是否与歷史发展有几分神似?

我们应当清醒地拒绝这样的「民主偽术」,捍卫真正的制度正义。因为孙中山先生要的不是罢免异己的群眾暴政,而是制衡政府、保障民权的理性民主。(作者为孙文学校总校长)

#民权 #建立 #政党 #制度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