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eVTOL企业意向订单量
今年以来eVTOL企业意向订单量

随着大陆大力推动低空空域改革与通航产业升级,「低空经济」正成为当前最受瞩目的新兴领域之一,不仅全产业链加速发展,也愈加受到海外关注。陆媒统计,光是今年以来,大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总计已接获逾1,500架的意向订单,热度持续升温。

证券时报报导,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理事长罗军表示,eVTOL之所以备受市场青睐,在于其具备起降便捷、绿色环保、运行成本低等多重优势,特别适合在城市及近距离区域中进行人员与货物的快速运输,成为低空飞行的技术主力,也被视为未来「空中计程车」的核心支撑技术。

罗军分析,据官方规划,从2025年下半年起,eVTOL将展开密集试飞。至2027年,部分大型城市有望实现商业化运营;2030年预计大城市将全面进入低空经济时代,eVTOL逐步进入民用市场与家庭应用,真正落实「空中出行日常化」。

市场也嗅到了低空经济的商机。近日举办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大陆eVTOL产业捷报频传,制造商沃兰特宣布签下高达17.5亿美元的海外订单,创下大陆eVTOL产业海外交易规模新高纪录。第一财经统计,今年以来,大陆eVTOL企业已经收到了超过1,500架的意向订单,显示行业正加速起飞。

但热潮背后,行业仍面临诸多实质挑战。eVTOL要实现商业化,需取得「适航三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与单机适航证(AC),这一流程往往需3至4年、耗资人民币(下同)十几亿元。

目前,仅有亿航智能和峰飞航空旗下的产品获得「适航三证」,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研发或试飞阶段。除此之外,真正具备稳定商业模式的企业仍属少数。证照限制之外,飞手短缺、飞控稳定性不足、作业精度无法满足等技术门槛仍待突破。

#大陆 #企业 #适航 #技术 #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