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龄化与失智症可能带来的衝击,宜兰县政府创全台之先设立「失智整合照护系统」,从疑似失智阶段就启动通报、归户与跨单位整合,打破传统各自为政的限制,让失智症照护流程更早开始、有追踪力也更具实效。

根据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资料,宜兰县进入高龄化与高龄社会速度,双双比全国平均提早3年,去年全县已有高达50%乡镇提前迈入「超高龄社会」,即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成,同时失智人口也持续攀升,从2020年6605人到去年增加至7677人,成长曲线未见趋缓。

县府卫生局指出,高龄化与失智海啸带来的不仅是医疗与长照沉重负担,若未及早发现、治疗与提供支持,不仅会加重经济压力,还会衝击家庭与人权,照顾失智者的家庭成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经常成为被社会忽略的「隐形病人」。

宜兰首创推动整合照护模式,从疑似阶段就开始介入,当社区医疗、卫生所、长照据点等发现疑似个案,即可透过系统通报并由卫生所启动整合流程,将个案归户、追踪服务歷程,同时结合公卫人员、医师、长照人员、身心障碍需求评估人员,共同提供个案所需的整体照护。

卫生局表示,宜兰也同步打造「失智照护资源地图」,让民眾清楚知道服务的地点与方式,藉系统化通报转介流程,精准找出社区中潜在的失智族群,以更低门槛、更人性化方式提供协助。

此外,县府在偏乡地区推出的「爱记忆免费交通车服务」已持续运作3年,协助个案安全就医诊断,去年6月统计,宜兰失智未失能服务涵盖率高居全国第1,显示在制度落实与实务执行上的高度整合与成效。

卫生局强调,从制度建构到实务落地,宜兰的目标不只是「照顾」,更要打造失智友善城市,让记忆的陪伴与支持从社区开始深入每个家庭。

#卫生 #服务 #流程 #失智 #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