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1日宣布成立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是全台第5、也是南台湾第1个住都中心,採行政法人模式,结合公私部门力量,预计透过专业分工,强化都市更新以及社会住宅推动力道,并提升已完工社宅管理品质,民代盼能藉此提升社宅品质,并促进老城区更新,让城市更安全。

近年高雄积极推动社宅兴建,目前已有2万7995户兴建或营运中,其中3110户为高雄市府自行兴办,另有15案公办都更、14案民间都更推动中,高市府宣布成立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透过专业分工推动都市更新以及社宅兴建、维管,昨日举行揭牌仪式。

高雄市住都中心由高雄市副秘书长王启川兼任董事长、高雄市都发局长吴文彦任执行长,以及市府官员、学者、不动产业内人士等,共13名董事与3名监事,高市副市长林钦荣出席典礼时表示,公部门在人力与资源运用上推动都更及社宅建设会有所局限,因此在2023年报请内政部设置高雄市住都中心获同意,如今正式成立。

林钦荣说,高雄市住都中心是全台第5、中南部第1个,中心编制共53人,目前扣除董监事已有20多名成员,广纳建筑、金融、法务、估价、社工等多方专业人才,成为推动都市发展重要伙伴。

吴文彦坦言,过去都发局主导社会住宅兴建、经营以及公办都更案已人力吃紧,无力辅导民办都更进行,住都中心成立,透过专业分工,提升社宅与都更推动效益;王启川则提到,目前首要任务是将已完工社宅导入专业管理制度,藉以提升品质,若国家住都中心有需要,也可将完工社宅委托高雄住都中心管理。

市议员许采蓁看好住都中心设立后,能促进前金、新兴、苓雅旧城区都更转型,将都更案结合跨领域专业提升城市机能,让居民住得安全、有尊严;市议员张博洋认为,高雄成立住都中心是展现住宅政策的决心,建议市府应针对凯旋青树等现有社宅实施全面性满意度调查,深入了解住户实际需求与困扰,作为未来住宅政策规画与改善的重要参考依据。

#都更 #提升 #住都中心 #社宅 #都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