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宣布台湾对等关税为20%,并从8月7日起徵。赖政府强调这只是「暂时性」的税率,双方仍在谈判中,然而对谈判内容、交换条件、谈判时限等一律盖牌,让台湾内、外销业者都很焦虑。因为「暂时」到什么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7月汽车领牌数较去年衰退22.3%,许多人都在等零关税后汽车降价。农民也在等,万一美国农产品进口零关税,还要不要继续从事农业?外销业者同样在等,如果税率降不下来,是不是要改换产地?

这是种「慢性凌迟」。不确定性比关税本身还可怕。因为确定了,大家可以想办法应变;不确定,也不知道等到几时,大家就会焦虑。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已讲得很明白,新税率「基本上已定」,几乎没有空间立即就此磋商;政府却拿白宫文件说文解字,指税率仍有调整空间,但人民并不想听。早点确认、早点应变;拖下去真的不是办法。

其实国人很清楚,面对川普这种擅长极限施压的高手,谈判是件艰困的事。政府如果说:为保护汽车工业和农业,不得不接受20%关税;或者为争取15%关税,不得不开放市场,人民都可谅解。但现在人民不谅解的原因有二。第一,民进党政府之前口口声声说「台美关系史上最佳」,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二,这么一件决定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大事,中央各部会应先积极地动起来,而不是等协议确定后才行动。然而现在看来,各部会首长都在袖手旁观。

赖政府的表现甚至不如台中市长卢秀燕。虽是地方首长,她3日仍积极邀中部8县市首长开会因应美国关税的衝击,并向中央具体提出15项建议方案,包括公开受关税影响产业清单及台美谈判内容、交换条件,以利产业应变。就政党政治立场,在野党政治人物依据「影子内阁」概念,提出对中央政府的施政建议,并无不妥,尤其中部地区主要的机械、自行车、手工具与精密工业,可能首当其衝,对比中央政府的畏首畏尾,更凸显卢秀燕的积极任事。

建议赖政府在8月7日的对等关税开徵日前,尽快向社会提出具体的报告。虽然碍于保密协定谈判内容不能讲,但除了税率,总有可以公开的资讯,尤其是附带条件到底是什么。

民眾党团总召黄国昌4日召集朝野协商,希望行政院长卓荣泰在8日及12日能到立院进行台美关税谈判专案报告,但民进党团及行政院经贸办公室反对,该案只能再进入院会讨论。赖政府坚持不让人民知道得更多,那就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又要等到8月23日第二梯次的大罢免投票后,才肯公开谈判内容?(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

#确定 #赖政 #谈判 #汽车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