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陆国家统计局官网8日发布统计数据,7月分,由于扩内需政策发力,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3个月来首次上涨0.4%,同比持平,6月为上涨0.1%;7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去年同期下滑3.6%,连续34个月负成长。专家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出口,PPI年增率由负转正难度高。

大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7月CPI和PPI数据时表示,7月,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董莉娟指出,受季节性因素迭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PPI环比下降0.2%,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中国PPI年增率从2022年10月迄今,连续34个月维持负成长。

另据界面新闻引述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分析,7月「反内卷」政策升温,汽车「价格战」受到进一步约束,以旧换新政策还会对覆盖范围内的家电、电子产品价格形成重要支撑。不过,受消费信心不振等影响,今年下半年PPI年增率由负转正难度很大。

展望后期物价走势,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预估,受「两新」政策(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边际效应减弱,川普关税政策衝击全球需求和贸易,以及国内稳地产、稳就业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年低通膨格局难改。

冯琳预计,8月CPI环比将保持正增长,同比或在-0.2%左右,物价水平偏低格局会延续。这也为后期稳增长政策发力提供了充分空间,即当前无需过早过度担心需求刺激政策引发高通膨问题。

#扩内需 #负成长 #CPI环比 #负转正 #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