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3月宣布拆除公馆圆环、填平车行地下道,让路面成为「正交路口」,以降低肇事率,但有民眾、议员反映市府未充分沟通,因此原订6月28日动工日喊卡。台北市议员王欣仪表示,市府应先提出「现况圆环优化方案」,与拆除圆环做对比,才能找出最佳方案。北市交工处回应,圆环优化有其限制,只有改建成正交路口才能大幅解决交通现况。
王欣仪指出,市府提出拆圆环方案,仅强调改善肇事率,却忽略通勤时间是否加剧等问题。根据交工处提供去年圆环现况数据及今年规画改正交路口、填平车行地下道后的模拟结果,虽然早上尖峰时段延滞从127.2秒降低到101.3秒,但晚上下班时段延滞却从124.4秒暴增到194秒,恐让通勤族更崩溃。
她也认为,公馆圆环为封闭型围墙、内部设有不少遮蔽物,造成驾驶人进出圆环内侧车道时,难以即时掌握视线死角的车辆动向,压缩判断与反应时间,或许也是造成潜在事故风险原因之一。
王欣仪建议,市府应先试着请专业顾问公司及专家、学者讨论,提出优化现行圆环方案与拆除圆环、封闭地下道做对比,比如从圆环视线通透化下手,让驾驶在圆环中能更清楚看到周边车流,搭配调整标志标线、优化路型与引导行车动线等,再次模拟成效才能达到改善安全、提升行车效率的双赢结果。
她强调,除了要有「拆除与否」的对比方案,还要将捷运南环段施工黑暗期问题纳入考量,若市府最后仍认为拆除圆环是最佳解决方案,应该把数据、评估过程摊在阳光下,清楚说明每项政策取舍与因应对策,才能与市民达成共识。
交工处长张建华回应,根据数据、车流动线和车辆交织行为分析,圆环优化仍有其限制,只有改建成正交路口,无论是肇事率或死伤人数都远低于现况,因此在安全考量下,改成四岔正交路口是改善交通现况的最佳方案。
至于通勤时间延滞问题,张建华说,由于下午尖峰北往南左转车和直行车都很多,会考虑将第2个车道的左转车道改为直行左转共用,届时会根据实际状况调整管制措施,以提升整体疏解效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