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日本的执政者与台湾一群媚日政客,至今依然无法直视那段血泪斑斑的侵略史。赖总统15日在脸书的发言,正是这群「赖清德们」的缩影:史观偏斜、言辞矫情、情感冷血。
这些「赖清德们」是台独史观的制造者与拥护者。他们对日本殖民统治充满谄媚,把长达50年的剥削、压制与掠夺,粉饰成「现代化的启蒙」。如同赖清德15日的说法,他们不愿直言「日本战败」,而是沿用日本人自欺欺人的「终战」;他们迴避「光復」的歷史意义,赖清德甚至在「团结国家十讲」中鼓吹「台湾地位未定」,将台独包装成台湾唯一的出路。
更讽刺的是,这些人嘴上高谈「和平可贵」,赖清德还宣称今年首次派代表参加广岛核爆和平纪念活动,却避而不谈广岛悲剧的根源。他绝口不提这场战争夺走了数千万亚洲人的生命。南京30万同胞惨遭屠杀,台湾在50年殖民统治下,40多万台湾人死于战火与压迫,语言、文化、信仰遭到系统性剥夺与摧残。
然而,「赖清德们」对这段歷史的痛苦感知「选择性遗忘」,不愿直视战争的始作俑者,因为他们的精神根基深植于一个从未反省、从未忏悔的日本史观。
日本之所以至今态度冷漠,症结在于自战败以来,最该承担责任的日本天皇,从未对侵略与屠杀做出真正的道歉与忏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然而,那份《终战诏书》中,没有一句向被侵略国家致歉,也没有一句承认侵略罪行。裕仁仅以「战局不利」、「原子弹残酷」、「为避免国家灭亡」作为投降理由,哀悼的对象仅限于日本国内战死者,对亚洲各国的苦难只字未提。这就是战后日本史观的起点:承认失败,但拒绝承认罪责。
80年来,日本社会普遍将战争记忆包装成「受害史」,刻意迴避加害者的角色。事实上,日本的对外侵略,天皇从来不是旁观者,没有天皇的真诚道歉,日本的政要不会认真面对日本的侵略,靖国神社会继续有人膜拜。
因此,那些「赖清德们」的媚日与歷史扭曲,正是源于一个逃避罪责的日本天皇与其史观。天皇从未低头道歉,日本歷届政府更在歷史教科书中淡化侵略、粉饰罪行。这种态度也让「赖清德们」在台湾继续贩卖媚日的史观与自我矮化的叙事。
要让这些人彻底醒悟,唯一的方法,就是正面要求日本天皇公开承认侵略事实,为所犯下的罪行向全亚洲受害国家真诚道歉与忏悔。唯有如此,迴避歷史事实的日本政要与台湾的「赖清德们」才会真正消失。
(作者为孙文学校总校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