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信托部分,近年不少银行推出安养信托,让民眾可预先将资金交由信托机构代管,并设定触发条件,例如生病启动定期拨款,专款专用支应医疗费、照护费用与生活费,不仅保障照护品质,也能避免家庭成员争议或资产被误用。

例如国泰世华银行推出「幸福守护安养信托」服务,可透过专款专用,依照受益人的需求启动信托支付医疗、长照等费用。台新银行亦有预开型信托产品,可交付的资金币别包含新台币及美元,可交付的财产包含现金及保险金。投资标的可选择国内外基金、ETF、债券,资金给付也相当弹性,委托人可设定将每年的投资收益做为自己的生活费,或做为支付居住养老机构费用,并可设定第三方律师担任信托监察人。

其次,多数年金商品可设定领取年龄与年限,作为晚年生活与长照费用的基本支出来源,也具备活越久、领越多的特性;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目标到期债券型基金亦可用于中长期资金规划,部分银行如永丰银行、玉山银行针对退休主题,推出智能理财顾问或退休模拟工具,协助客户试算退休金缺口、安排资产配置策略。

针对风险承受度较低的高龄族群,保本型商品如结合定存和衍生性金融商品特性的结构型商品,成为保本、稳健资产配置选项。特别是在长照发生时,资产若因市况下跌缩水,将大幅影响照护品质,保本设计可保障最低资金水位,像是中国信托银行、华南银行都有类似的保本型商品。

#设定 #资金 #资产 #费用 #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