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占据国人第二大死亡原因超过15年,仅次于癌症,平均每23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臟疾病。其中,女性的心臟疾病常因表现非典型症状,例如疲惫、失眠、活动力下降、腹胀、肠胃不适等,容易错过治疗时机,直到病情恶化时,才惊觉危机已逼近。

「我只是最近比较累、吃不下、睡不好。」不少女性患者会向医师这样说,其实可能是心臟在求救。亚东医院心臟血管内科医师张艺耀指出,这些看似日常的症状,使女性患者比男性更难被正确诊断。

亚东医院心臟内科医师刘芫宏说明,女性可能因停经后雌激素减少或妊娠相关疾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且承受更多的身体及社会的限制,导致延误就医。临床研究也显示,心臟衰竭女性患者在确诊后的五年内死亡率高于男性11%,反映出误诊与诊断延迟的严重后果。

面对心臟衰竭的威胁,亚东医院心臟血管外科医师黄日新提出「黄金三原则」:当一年有2次或以上因心臟衰竭而住院,口服利尿剂6个月内增加一半以上的剂量,且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治疗效果不佳,服药后仍有症状出现。若3项条件皆符合,则应该考虑心臟进阶治疗。

常见心臟衰竭的治疗方式以心臟移植与左心室辅助器为主。黄日新说明,虽然临床中女性心臟移植成功率较高,但平均每位患者等待心臟时长约500天,等待期间要忍受疾病不适,更可能因心臟衰竭发作而反覆进出医院,对患者和家属的身心都是一大负担。研究发现,接受左心室辅助器的男性和女性,在生存率、心臟移植发生率、功能状态或生活品质方面并没有比较低。

亚东医院心臟血管外科护理师刘芳君提醒,心臟衰竭就像是不定时炸弹,无法准确预测死亡风险和时间,若未密切追踪或误解初期症状,可能错过黄金治疗时机。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型态并进行饮食管理外,更要遵循医嘱用药,如服用药物后仍出现喘、疲惫、下半身水肿等症状,应主动与医师、护理师讨论。

#心臟血管 #女性 #亚东医院 #心臟移植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