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以俄罗斯人取代俄国占领区内原居民的洗人口做法,是莫斯科长期採用的计谋。

精句选粹■The strategy of replacing the people who once lived in conquered territories with ethnic Russians is one that Moscow has long pursued.

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的占领区,有大量房屋不是民眾因战火逃离家园而空置,就是因为被摧毁需要重建,结果成为俄国政府、房仲和建商的大商机。对于来自俄国的买家则是大捡便宜的好机会。

俄军2022年围攻乌国港口城市马立波(Mariupol),导致数以千计的平民死亡,市内9成建物受战火波及。但乌国民眾的不幸,却是俄国房仲和开发商的商机,从逃离的居民手中以低价抢购房产,或俄国乾脆以无产权人为由徵收。

其中,在1950年代完工、曾被视为马立波地标的住宅建筑「克拉克公寓」(Clock House)也受损毁。虽然公寓内大多数居民幸运地存活下来,但却因为俄国重建工程而被排除在外。

普达克(Elena Pudak)原本住在其母亲在这里拥有的一个宽敞单位。在爆发战争后,普达克跟丈夫和三个孩子逃难,她在离开前把母亲公寓的钥匙交给邻居保管,但后来在俄国重建安排下竟然失去居住这里的权力。

俄国2022年发布命令让居民能原地安置,本来是安民措施,但实际执行上却是另一回事。俄国把克拉克公寓重建工程交给国企Roskapstroy子公司RKD建设进行,后者在重建后,开卖不到一周即售罄,但几乎都卖给俄国人。

居民待遇 两样情

对原居民来说,自己是战争受害者,本来就不愿意家园被摧残后还要付钱买回来。但就算愿意付钱,新房售价却是他们获得补偿金的数倍而无力买回。俄国也把本来的原地安置办法,改为原居民可能被分配到市内其他地区。

相较之下,俄国为鼓励国民迁往乌国占领区,让新来的俄国人得到包括政府提供2%低利房贷等津贴优惠。这种以俄国人取代当地人的做法,被外界批评目的是洗人口,早在数十年前的苏共时期就已经是惯用手法。

像马立波等许多乌国地区受战火摧毁,俄国在占领后就把当地房产卖给搬来这样的俄国人。由于部分公寓不需要大量整修就能入住,由于价格不高而吸引不少俄国人买来当退休之用或出租。

软磨硬泡 抢产权

俄国出售房屋的举动产生诸多争议。除了部分房产是在占领后于废墟中重建而拥有新产权,当局宣称其获得数以千计的房屋,都是在战火后失去产权人,因此政府有权力去处置这些物业,只要旧业主能回来证明,就会归还房产或赔偿。

战前的马立波居民洛索亨科(Oleksandr Nosochenko)指控俄军夺走其位于市郊一幢滨海渡假屋。

由于他正在乌军服役而不可能回去提出产权证明,他的妻子因俄军曾激烈围攻当地而拒绝回去。

即使民眾想要返乡拿回自己的物业,不是困难重重就是被俄国政府百般刁难。像普达克目前居住在德国的母亲,曾试图返回马立波讨回自己克拉克公寓的赔偿,但她抵达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时就被拒绝入境,让她求偿无门。

经俄国民用机场转往俄国在乌国的占领区,是逃离家园的乌国人回去的唯一途径。若被俄国拒绝入境,他们根本无法回家讨回自家房子或赔偿。

#占领 #俄罗斯 #俄国人 #乌国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