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7月初的丹娜丝颱风造成全台33案场、约13万5000片太阳能光电板受损,目前仅4万片送交处理机构完成去化,仍有近6万片暂置、3万5000片堆置于滞洪池旁。环境部长彭启明22日受访时表示,此次风灾造成2800吨光电废弃物,环境部许可处理量为1个月2900吨,理论上可以完成清运,未能完成主因为业者在意处理费用,有业者小气甚至不付款导致延宕,预计9月全数清除完毕。
彭启明是在出席环境部成立2周年庆祝活动受访时,作了前述表示。他说,目前滞洪池上光电板已有7成进入程序,剩余的3成为单一公司尚未完成清除,环境部已开罚900万元。依环境部许可处理量能1个月为2900吨,且技术让光电板回收率可达92%至99%,过去废弃光电板1年只有数百吨的排出量,多数处理业者是赔本在做,此次丹娜丝风灾造成2800吨废弃光电板,依许可量理论上可以完成,未能完成主要原因为业者态度不积极、在意处理费用,「甚至小气不付款导致延宕」,已要求提出清理计画书。
彭启明提及,日前在行政院提出从丹娜丝风灾可看出,目前光电板管理有四大漏洞。包括日常营运管理缺失、设计是否符合强风及强雨标准、光电案场并无灾害应变计画及灾后清除计画,希望能够针对台湾100至200个大型光电案场总体检。
台南市社区大学环境小组研究员晁瑞光则认为,除了要重罚业者要求清理外,若再不改善,应透过刑责督促,能源署更应研议是否要撤销许可,类似纪录还要纳入未来许可与否的审核文件,如果政府不妥为整顿这几颗老鼠屎,再生能源势必会被外界质疑,影响未来发展。
至于外界点名彭启明因光电板未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在内阁改组后下台?彭启
明回应,如果光电板未能妥为处理会诚实面对,也希望经济部能够思考民眾观感及需求重新改变,「个人去留问题则由长官决定及社会公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