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准备没有「太早」,只有「太晚」。保经业者提醒,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的责任与资产条件,应依节奏分龄规划,并随着人生阶段调整保险配置。从30岁开始的基础累积,到50岁的资产重整,都是确保晚年安稳的关键步骤。
磊山保经新竹营运处资深业务副总郑家袖表示,多数民眾虽有退休意识,却常停留在「不知道怎么开始」,建议可依据不同的人生阶段、责任型态与财务弹性,找出属于自己的起步节奏。
对30岁族群而言,退休看似遥远,但时间本身就是最大资产,可从每月小额定期定额起步,培养储蓄与保障习惯,即使每月仅投入3,000元,透过长期复利也能形成可观资金,为未来预留选择。
40岁族群往往肩负家庭责任压力,容易优先照顾他人,却忽略自身。郑家袖建议,应先完善风险保障与退休规划,再安排子女教育基金,将退休预算正式纳入家庭收支。
对50岁族群来说,虽起步稍晚,距离退休仍有10至15年可规划。此阶段应聚焦资产重整与现金流设计,善用短缴年金与传承型工具,兼顾生活、照护与资产安排。磊山保经强调,时间是复利效果最强大的推手,提早布局,就能让未来拥有更多选择,关键在于是否愿意从现在开始。
公胜保经指出,针对退休保险规划,可聚焦七大策略,首先重新评估需求,调整现有保险组合,以适应退休生活;其次优化医疗保障,将重点放在提升医疗保障上,包括医疗保险和长期照护保险等;第三确保收入来源,利用年金等保险产品,确保稳定的退休收入。
第四为长期照护准备,认真考虑长期护理需求,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第五简化保险组合,去除不再需要的保险,如高额的寿险;第六考虑财富传承,利用保险工具进行遗产规划和财富传承;最后别忘了定期检视,定期调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