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在臺湾证券交易所《观点》专栏呼吁,台湾应将232条款与对等关税綑绑谈判,以减轻双重关税风险;未来须採取灵活与前瞻的策略,在维持经贸利益的同时,将其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与供应链多元化的契机。

川普2.0关税将是影响未来台湾产业供应链及未来股市表现的重要关键。连贤明近日在证交所《观点》专栏,以「川普2.0关税与东亚供应链再定位:台湾的机会与风险」为文,就相关争议与政策背景进行分析。

连贤明首先表示,川普第二次就任总统后,将经贸政策重点定位于「对外课徵关税、对内降低所得税」。在对外措施中,最受关注的是针对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本质为惩罚性关税,目的则是透过进口税率调整平衡贸易逆差。

针对8月1日,美方宣布对台湾暂定税率为20%,立即引发国内外舆论热议。有观点批评谈判团队未能争取与日韩相同的15%税率;也有声音认为此举将削弱台湾产业竞争力与经济韧性。

在暂定税率与谈判策略方面,连贤明分析,目前公布的20%税率属暂定方案,美方尚未公布完整的採购、投资或市场开放配套内容。从过往经验,这类暂定税率多属谈判策略,用以保留后续调整空间,目的在于给予双方更多讨论和调整空间。

他举例,目前谈判状况正如同NBA季后赛,有些队伍比较早晋级,有些队伍要打到最后才能分出胜负,但并非提早获胜的队伍最终就一定占优势,要看后续谈判才能真正决定成果。

相反的,税率由32%降至20%,并不代表可不投资、不採购或不开放市场即可维持,川普常藉税率变动施压,要求让步。若台湾未提出令美方满意的承诺,税率可能再上调,瑞士即曾在谈判失利后被调至39%。因此,台湾不应视20%为无条件优惠,仍须积极谈判以维持或争取更佳税率。

在谈判难度与结构性限制方面,连贤明说,外界批评谈判团队能力不足,忽略台美贸易与外交现实。2024年对美顺差739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逾500亿美元,全年破千亿美元可能高,成美方关税焦点。川普谈判常要求如日本投资由4,000亿美元增至5,500亿美元。台湾仅能与部长级以下官员协商,致进度延宕。

面对复杂谈判,除对等关税外,《贸易扩展法》232条款对台影响更大,涵盖半导体及资通产品,包括笔电、伺服器、工业电脑与显示卡。2025年上半年资通与视听产品出口额1,019亿美元,占总出口36%;电子零组件987亿美元,占比34.8%,合计近7成对美出口。

川普曾威胁对半导体课徵100%关税,虽对已在美投资厂商豁免,但仍构成重大风险。日韩与欧盟均在对等关税谈判中争取232条款最惠国待遇,台湾应将对等关税与232条款綑绑谈判,并善用台积电1,650亿美元及供应链赴美投资计画形成优势。

连贤明指出,台湾虽有机会争取低于20%税率,但须付出高昂代价。韩国承诺对美投资逾3,500亿美元,且投资项目由美方指定,并大量购买美国能源。此类条件恐引发国内争议,若协议遭立法院否决,将重创川普威望与台美关系。

他强调,总体来说,川普的关税谈判,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台湾不应仅关切这次对等关税的税率,而是应思考川普政府透过对等关税来进行的全球经贸布局,供应链的重组,以及后续地缘政治的安排。

最后,他也呼吁,台湾应:一、将232条款与对等关税綑绑谈判,以减轻双重关税风险;二、善用既有投资筹码,特别是台积电与供应链企业的美国投资计画;三、藉机重构全球布局,降低过往对中国大陆投资的依赖,增强长期竞争力与经济韧性。

#谈判 #川普 #綑绑 #美方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