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卖的不是黄金本身,而是源自东方宫廷的极致美学与匠人精神。(金蜀卿摄)
老铺黄金卖的不是黄金本身,而是源自东方宫廷的极致美学与匠人精神。(金蜀卿摄)
国际金价2025上半年涨超25%,大陆自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钻石超10万元需上报。(金蜀卿摄)
国际金价2025上半年涨超25%,大陆自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钻石超10万元需上报。(金蜀卿摄)

大陆九三阅兵前的一个周末,长安街周边商场、写字楼配合阅兵彩排,严格封锁管控。北京SKP商城贴出公告营业时间到下午2点,各品牌专柜收拾打烊,唯有老铺黄金门前仍排起长队,「今天不买,明天就涨!」拿到号码牌的顾客坚持到商场关门才肯离开。这家自称「黄金界的爱马仕」的品牌,近半年业绩狂飙近300%,股价暴涨188%,用「奢侈品逻辑」颠覆黄金行业,卖的不仅是金饰,更是东方美学的溢价故事。

8月25日,老铺全线产品再度上调5%至13%。一条小号金刚杵项炼从10750元(人民币,下同)涨至13000元,涨幅达两成。这是老铺近一年来第四次调价,背后并非单纯追随金价,而是效仿奢侈品牌「年度例涨」的策略,藉此维护高端定位。

据《蓝媒匯》报导,老铺黄金财报数据令人咋舌: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1%,净利润暴涨290.6%,毛利率达38.09%。资本市场也给予高估值,股价突破697元/股,市值逾1200亿元。与周大福、老庙黄金相比,老铺的定价逻辑已完全跳出传统,走向奢侈品化。董事长徐高明强调:「调价不是随金价波动,而是基于品牌战略。」

然而,奢侈品的真正壁垒,在于「文化符号」。卡地亚靠一颗「钉子」打造辨识度,而老铺的龙凤、祥云图案属于「文化共有」,尚未形成「品牌独有」的标志。消费者记住的更多是「古法黄金」,而非「老铺黄金」。这使得品牌故事仍显不足。

更现实的挑战来自二手市场。老铺饰品回收时仍按克数计价,溢价不到10%,与周大福几乎无异。二手商直言:「它本质就是黄金,不可能像爱马仕包那样保值。」这也意味着高溢价在一级市场奏效,但难以延伸到流通端。

竞争者也迅速跟进。周生生、老庙、中国黄金纷纷推出「古法」系列,工艺与设计风格几乎与老铺相似。随着「花丝、錾刻」成为行业标配,老铺的独特性正在被稀释。更棘手的是,产能与叙事之间的矛盾逐渐浮现。招股书显示,老铺41%产品外包生产,仅有70名熟练工匠。一旦产量上升,品控问题难免浮现,网路上已有「买到瑕疵品」的吐槽声。

业界普遍认为,老铺黄金的成功在于将黄金商品转化为文化符号,但要真正迈入奢侈品殿堂,仍需时间沉淀。品牌专家提醒:「奢侈品不是靠涨价堆砌,而是靠文化叙事与情感认同。」

从「古法黄金」到「黄金爱马仕」,老铺黄金的故事才刚开场。但要撑起一个真正的「奢侈梦」,它还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门图腾。(更多精彩内容请免费下载《翻爆》APP)

#奢侈品 #故事 #爱马仕 #叙事 #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