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一苹出版社/时报文化
身为一位三十岁的非典型异男,熊一苹自觉既不阳刚也不阴柔。在摸索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发现更接近的竟然是「彼得潘症候群」这个词。朋友都称他为「熊」,一直以来走着写作的道路,得了文学奖也出了书,在这位青年作家的认知里,世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固定的样貌,虽然性别认同是异性恋男性,但对于身体、性别、自我认同,似乎还存在模糊不明、保有变化空间的部分。
臺北丰富的资源虽然让青年作家能靠写作养活自己,不必做固定工作,像其他人一样扣合进社会的一个单位。但惊醒后发现,臺北可能只能是少年时期的一场梦幻,若是继续待在这里,恐怕会误以为永远不必真的接受成长的命运,就像一直留在《彼得潘》中的永无岛。
本书辑一「彼得潘」记下这些年在臺北的冒险;辑二「迷失男孩」细说从头哪些在臺北之前的故事;辑三「温蒂」收录和伴侣互动的篇章,呈现出学习着如何接受亲密关系的快乐和压力这条异男成长之路。
这本散文不但是关于个人的自我认同,更是一本关于臺北的记忆之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