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时任民眾党主席柯文哲涉京华城案被搜索羁押,成为台湾首次主要在野党中央党部与党主席住家遭检方同步搜索的瞩目事件,「关放」柯文哲的检辩攻防、一二审法律见解歧异,更是创下司法史上罕见的纪录,被关押1年的柯文哲5日可获交保,但这件争议的司法案件并未画下句点,也不代表柯无罪,后续法庭审理的调查、辩论程序,将让更多真相浮上台面。

回顾这起台湾社会瞩目案件,台北地检署2024年5月2日分他字案侦办柯文哲献金案,2024年8月30日检廉搜索民眾党中央党部并前往柯的住家、将柯文哲带走长达67小时,去年8月31日,北检以柯文哲涉收贿、图利罪嫌,向北院声请羁押禁见,检、院上演声押柯文哲攻防战。

去年9月2日,北院认为柯「涉嫌不重大」,裁定无保请回。检方抗告后,高院则认定,柯文哲是否如他主张,就京华城的容积率审查「相信具专业性且为多数决的都委会决议」,对审查过程毫无所悉或未曾怀疑,仍有究明必要,去年9月4日撤销原交保裁定发回北院重裁,结果改裁羁押禁见。

北检去年12月26日侦结全案,依贪污等罪起诉柯文哲,北院承审合议庭裁定柯文哲3000万元交保,限制住居与出境出海,北检抗告后高院撤销发回,北院合议庭「加保」让柯文哲7000万元交保,除原本的「三限」并以电子脚镣科技监控,且不得与同案被告、证人有任何接触行为,北检不服再提抗告,高院发回后,北院改裁柯文哲羁押禁见迄今。

昨日北院虽然裁定柯交保,但柯表示要再深思,还未同意办保,但侦审中长达1年的关押柯文哲司法对决,已成国内政治、司法的歷史纪录。

#北院 #羁押禁见 #抗告 #交保 #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