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划分法2024年刚完成25年来首度修法,调整幅度前所未见,但除了行政院对此提出释宪案,近期财政部公布115年度统筹分配款,也引发地方不满,十个地方政府认为获配数低于设算数,也有地方不满分配到的款项低于其他县市高呼不公平,加上后续还有主计处补助款,及普通345亿元无法完全分配的问题待解,新版财划法陷入父子骑驴的窘境。
不论中央或地方,要做事势必要有钱,财划法因事关如何分钱,一直陷在顺了姑情失了嫂意的窘境中。要顺利推动政务,中央和地方实有必要好好坐下来谈,替新版财划法「抓漏」,商量出更完善合理的版本并重新修法。
分钱这件事不论怎么处理,都会有人认为不公平,根本之道是先有合理的计算公式,再寻求多数人的共识。新版财划法最大的问题,即是修法时的首要考量只针对从中央挖钱,各地方政府如何合理分配、公式是否精确都未详尽考虑,以致出现竟然有部分款项无法分配到地方、中央也动不了的特异现象。
要化解新版财划法的问题,首先中央必须先明确态度,确定新版财划法究竟是完全违宪、应砍掉重练,还是只是要修正施行的细节。因为就算同样重提修法,行政院修法的基础是旧版还是新版财划法,内容即天差地别,因此政院必须明确表态,不能一面提释宪,一面表示应再修法,当然难以取得地方信任。
再者,统筹分配款之外,各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一般型补助款会不会缩水,计画型补助是不是会被取消,但行政院对此态度始终暧昧不明,把补助款当成谈判底牌,除地方没办法精细估算财源,也更加深中央和地方间尔虞我诈的心结,如此情况继续下去,谈再多次也不可能谈出好的结果。
第三点是,新版财划法去年已完成三读,但行政院至今仍不愿面对事实,是大家都认同事权和钱权应一致,行政院在新版财划法分走大部分的钱权后,理应盘点应一併移出的事权,同时进行相关修法,可是却没有任何作为,似只想着事权揽在手,钱权就会跟着回来,最后结果可能变成地方拿钱不办事,中央想办事却没钱。
要解决新版财划法衍生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行政院要放下身段、务实面对问题,不要执着于旧版财源集中中央的以往,或只抓着统筹分配款大增9成这点到处诉苦,重点应是在当前财源划法模式下,哪些业务应移交至地方分摊,以及能不能精进现行制度下的水平分配,即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公式,避免财源不均造成贫富差距扩大。
地方也应修正钱进口袋就绝不掏出来的心态,毕竟中央和地方间,乃至地方之间,都不可能独好,新版财划法基本的漏洞和公式误差如不解决,长期下来,影响的不仅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也可能被拖垮。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也应体认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性,不亚于分配到的金额多寡。
近期财政部统计数引发的争议来看,不论政院提出的财划法释宪是否成功,单就计算公式等细节,财划法都有再修法的必要,以免这个攸关国家财政的重要法规变成拼装上路、轮子漏风的三轮车。财政部除应持续与地方政府沟通,更应该拿出实际的修法版本,不要不负责任的事前推拖、事后批评。
这次财划法修法内容确有不少缺失,时程也流于仓促,但关键缺失还是在中央相关单位消极不参与,始终没有提出政院版的修法内容,让新版财划法修正沦为在野党的一言堂,甚至强渡关山。既然新法上路后问题丛生,是时候该提出院版修正案,做为重新谈论的基础,真正面对并解决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