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示警,指称美国国内需求正在放缓、就业增长也在减速,儘管川普政府关税政策很可能推高通膨升温,但考量到多重因素,认为联准会(Fed)仍有降息空间,但应谨慎行事。

IMF发言人柯萨克(Julie Kozack)表示,美国经济在展现多年韧性后,通膨正逐步朝Fed设定的2%目标迈进,儘管控制通膨有成,但仍有一些风险可能推升物价,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总统川普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徵的关税。

IMF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据路透社7月的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制造业者将成本上涨归咎于关税,即使是服务业部门,也有近半业者认为服务价格上涨与关税有关。美国日前公布8月CPI年增2.9%,高于7月时的2.7%涨幅,除了刷新今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也反映关税为美国物价带来的影响正逐渐发酵。

有鑑于此,柯萨克表示:「Fed面对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平衡通膨的走势,但事实上,劳动力市场一直表现疲弱,就业市场正面临走疲风险。我们总体判断是考虑到充分就业的下行风险,Fed有下调政策利率的空间,我们也认为它应该谨慎行事,并根据未来几个月的数据採取行动。」

此外针对近来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下修,柯萨克虽然拒绝评论美国数据的可信度问题,只提到这类修正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统计问题,调查回覆或问卷误差等,但她主张所有成员国都应该提供准确、即时和可靠数据,以增强经济管理的公信力,并补充会在11月美国例行审查中对此议题进行讨论。

美国劳工统计局本周稍早公布截至2025年3月为止一年期间的非农就业人数修正值,结果比先前估算大幅下修91.1万人,远超出市场预期的下修幅度80万人,该数据不仅引发外界争议,劳工部监察长也宣布将对此启动审查,调查劳工统计局在进行非农就业数据搜集与发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调查 #美国 #通膨 #萨克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