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15日举办「工研院52周年院庆暨第14届院士授证典礼」,副总统萧美琴亲临授证。新科院士五位出炉,横跨半导体、工程营造、生医医疗,包括台积电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米玉杰、中鼎集团总裁余俊彦、中国医药大学暨医疗体系董事长蔡长海、台积电前技术研发暨企业策略发展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以及台大医疗体系管理发展中心主任暨台大医学院小儿科特聘教授倪衍玄。

萧美琴表示,米玉杰院士在先进半导体研发与制造上贡献卓着,推动设备供应链本土化。余俊彦院士带领中鼎工程布局全球,展现台湾工程竞争力。蔡长海院士推动新药、基因及AI研发,奠定台湾生医的国际地位。罗唯仁院士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全球专利,带动供应链成长。倪衍玄院士则在B型肝炎防治与儿童健康政策上成就卓越,期许新院士成为带领台湾向前与改变世界的力量。

工研院董事长吴政忠致词表示,本届新任院士涵盖半导体、工程营造、生医医疗等关键领域,展现台湾先进制程、工程永续与医疗健康的厚实能量,不仅强化科技实力,更提升国际影响力。

米玉杰指出,回顾30年职涯中,在台积电与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并期许自己持续推动创新,也期待工研院持续引领台湾科技与产业迈向更光明的未来。余俊彦表示,中鼎採用工研院技术,在南科打造全球首座将工业废水再生回用至半导体制程的再生水厂,树立了绿色工程典范,感谢工研院一直以来的支持。

蔡长海强调,未来希望结合工研院、学术界、医疗界、产业界,发展精准智慧医疗、人工智慧、新药开发,携手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医产业。罗唯仁认为,AI将带来新一波产业契机,并深信工研院能统筹「晶片」、「资料中心」与「应用软体」,打造世界级平台。倪衍玄则说,台湾的优势在于跨领域整合,工研院能结合生技、资通讯与AI,带动难以取代的竞争力。

面对国际情势快速变化及诸多挑战,萧美琴说,国人对工研院有更多期许,即便处境艰难,台湾人始终没有停止寻找好的解决方案。无论是远方的衝突或面对地缘政治的挑战,或全球贸易体系重组带来风险,台湾从过去到现在,总是在挑战中不断创造奇蹟。包括在1970年代、1980年代工研院成立之初,及世界石油危机在经济领域带来的严峻挑战等过程中,台湾的造山者及工研院伙伴异军突起,创造并奠定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和工业的基础。

#挑战 #工研院 #萧美琴 #院士 #生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