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左营国小从日治时期创校至今已有85年,早期日本政府依照习俗,在校内设置日本式「小神社」供学生参拜,该神社为长宽约3公尺、高度1.2公尺的四方形咾咕石基座,后来随时代变迁,被改为升旗台,直到现在未曾倾颓;近日校友们提报计画,盼能将此升旗台作为文化资产保留歷史意义;高市文化局回应,还有待评估审议。

左营国小诞生意义非凡,根据校方提供资料记载,早期日本政府将左营区扩建为军港,当时大量日本海军进驻左营,为日军子弟教育,1940年创建「左营小学校」让日本子弟就读,同时在莲池潭旁孔子庙旧址创设「旧城公学校」供台湾子弟念书,其中左营小学校内,依习俗设置小神社供学生参拜,祈求学业顺利。

1945年国民政府来台,左营小学校改名为「左营国民学校」,专收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原本日本人所建的小神社,校方在神社平台建置10公尺高的铁杆,作为升旗台使用,至今未曾倾颓。

校方指出,该升旗台由形状不同的咾咕石,以人工切凿而成,正面有6阶石制阶梯,虽然主体是石头建物,但充分利用木匠师傅的榫卯原理,建成后歷经多次地震风灾仍屹立不摇;左营国小校友邱德明、曾锦元表示,升旗台有其歷史文化意义,希望高市府能重视并纳入文化资产。

高市议员陈玫娟、文化局专案小组等单位,日前赴左营国小升旗台实地勘查,陈玫娟表示,此升旗台见证左营区变迁,不仅保留歷史痕迹,更是凝聚地方认同的重要力量,市府应与地方一起守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记忆。

文化局回应,非常肯定校友保存升旗台,作为象徵左营国小悠久歷史的用心,也肯定校方维护良好,但目前经委员讨论后,认为现阶段此升旗台的相关文献记载较不足,需要更多资料呈现其文化资产内涵,才能再做审议,对于此案也将会持续追踪。

#子弟 #校友 #神社 #左营国小 #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