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1年网路泡沫为例,前一年虽知道有风险,但政府所设的经济成长经建目标仍在6%以上,直到次年初泡沫徘徊在有无之间,多数人仍认为失业率不会超过4%,不料5月就超过4%,8月就超过5%,迅雷不及掩耳,劳动市场已哀鸿遍野。

2008年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次贷危机已传了多年,风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直到9月美国雷曼兄弟声请破产前,还有预测机构上修全球经济成长,6月台湾失业率还不到4%,随着悬念消失,2009年1月就超过5%,7月跳至6%,「史上最惨」是那一年报上常见的标题。

这就是劳动市场的节奏,「先慢后快」,起初慢到政府官员以为平安稳妥不必救,到后来每月增加三、四万失业人口,竟不知该如何救,从而仓卒推出就业方案,收效甚微。

今天情况亦然,川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到底会不会让全球陷入萧条,至今仍不甚明朗,各预测机构也是忽而悲观,忽而乐观,此刻失业率变化不会太大。但变化不大,并不代表没事,歷来劳动市场的变化,往往会让人跌破眼镜。

如今,连官方都表示对等关税对就业市场的衝击,已慢慢浮现,官方从来都是乐观的,会说出「慢慢浮现」四个字并不容易,这也说明劳动市场确已出现变化了。

让我们盘点一下,8月除了失业率、季调失业率升高、因业务紧缩而失业者也上扬、工时不足就业者、潜在劳动力也同步增加,此外,四项广义失业率(LU1~LU4)也全数走高,由此观之,劳动市场已然有山雨欲来之势。

行政院该记取2001年、2009年的经验,未雨绸缪,待四面楚歌再为,悔之晚矣。

#预测机构 #超过 #乐观 #失业率 #慢慢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