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川普政府正在研拟新政策,致力降低对进口半导体的依赖。外媒引述内情人士表示,该政策的终极目标是让本土生产的晶片和进口数量一致,无法维持该比例的企业恐面临额外关税,川普并于25日公布三项新关税,自10月1日起,进口药品课徵100%关税,唯有在美国制造才能豁免。此外,重型卡车和家具建材分别课徵50%与25%关税,目的在保护本国业者。

对此,行政院经贸办回应说,我方密切关注美国最新政策动态,台美谈判方面,也持续与美方就供应链合作进行协商,以争取232优惠待遇,并争取再降对等关税,为产业取得更好、更合理的税率。

副总统萧美琴26日接见美国国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访团一行人时也表示,台美经济近期因关税谈判带来不确定性,其实双方具有高度互补性。她期盼共同打造整合硅谷及新竹科学园区共享科技生态系,进一步发展稳健且互补的经贸投资关系。

川普欲利用关税刺激国内晶片制造,并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目标是让半导体业者在本国生产的晶片数量,与其客户自海外进口的数量相当。企业若是无法维持1:1的比例,将面临关税惩罚。

川普8月扬言将对进口半导体课徵高达100%关税,但在美国投资或承诺在美国设厂的企业可取得豁免,因此有了半导体关税计画。

消息人士表示,让国内晶片产能与进口量相等的要求,比单纯增加国内投资更严苛,因为海外生产的晶片成本较低、调整供应链难度大,而且增加本国生产需要时间。如果新计画真的实行,将让复杂的关税系统更混乱。

据悉,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已经与半导体产业高层讨论过这项计画,强调此举是为了经济安全。

这项计画将对苹果和戴尔等企业构成挑战,这些业者从全球各地进口不同的晶片。不过台积电、美光和格芯等已经在美设厂的企业,可望从中受惠,与客户谈判将握有更多筹码。

#川普 #企业 #课徵 #计画 #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