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改选的目标,如果是要让党进化,与人民距离更近,新党魁就必须具备人间性,要为民喉舌,更要与人民同心同情,而不是漫步在云端,对俗事提不起劲。若以此条件筛选,目前有哪位候选人,已清楚展现自己能摆脱老国民党习气的勇气?如果没有,这场改选将犹如在另个平行时空举行,注定激不起社会回响。

近日马太鞍溪堰塞湖溃坝造成严重伤亡,第一时间行政院秘书长张惇涵与民进党立委想的不是救灾,而是释出对花莲县政府「具杀伤力」的消息。他们对死伤数字见猎心喜,无视灾民身处泥泞,彷佛洪流再凶猛,都与他们无关,活脱演绎何谓「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这件事可用「丑闻」定义,因为它不只是政治上的丑陋,更挑战人性与道德底限。尤其该群组的对话脉络显示,这种讨论模式早已成为SOP,只是这次不幸被摊在阳光下。

当民眾左思右想,是否有办法汰除这票昏官时,碍于手无寸铁,除了咒骂几声,什么事也做不了。但国民党呢?事发至今已过多日,这个被点名宰杀的当事人,除了几个人写脸书、上媒体各抒己见,好像也没有然后了。

这件事牵动着行政部门如何应对溃坝救灾,更扯出中央与地方权责的制度问题,以及为政者该不该把人命当政争工具的大是大非。因此,这件事没有人是局外人,今天是花莲,明天将换哪个县市被中央狙击?身为最大在野党的国民党当然也不可以是局外人,否则就是背弃人民的寄托。

主席改选过后,国民党是将能更具人间性?抑或继续当个人民眼中那个远在天边的政党?藉由观察这个党如何应对这场国家丑闻,或能推估一二。

#丑闻 #人民 #局外人 #国民党 #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