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25日突然宣布,若药品公司未于美国设立工厂,自10月起将对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课徵100%关税,引发市场震动。法人指出,非美药厂将首当其衝,反之美国本土药厂相对受惠,而生技股在新药研发进展与併购热潮支撑下,投资吸引力不减。
PGIM保德信全球医疗生化基金经理人江宜虔表示,此举将不利非美药厂,相对地,在美国设厂或为美国药厂的企业影响有限。他指出,美国药厂仍需进口部分原料药,但原料仅占制造成本10%至15%,换算对获利率的影响约2%至3%,压力不大。整体来看,美国进口药品仍以学名药为主,非美学名药公司衝击更大,因此投资布局宜以美国药厂为核心。
富兰克林坦伯顿生技领航基金经理人艾齐瓦.菲尔特分析,生技产业基本面持续改善。NBI生技指数自4月初因关税消息下跌后,随谈判进展与投资气氛回温,自4月8日低点反弹近三成,估值相较标普500仍具吸引力。他并强调,2Q25临床试验成功率已达51.8%,3Q25更升至62.2%,明显优于近五年平均40.72%,显示研发风险下降、药物审批机率提高。加上大型药厂面临专利悬崖压力,併购需求旺盛,2025年迄今交易金额已达516亿美元,超越2024全年纪录,而AI应用也让药物开发更快更省。
百达生物科技策略团队认为,虽然药价、给付与监管政策不确定性仍在,加上关税与供应链风险推高成本,但降息预期、新药上市与正面临床数据将持续支撑产业动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