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湾族百年文物1日重返狮子乡举办特展,部落青年鸣枪宣告正式揭幕。(罗琦文摄)
排湾族百年文物1日重返狮子乡举办特展,部落青年鸣枪宣告正式揭幕。(罗琦文摄)

屏东县狮子乡48件原民文物,流传海外被瑞典收藏,如今终于回到故乡,1日在狮子乡文物馆举办「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典藏排湾族百年文物重返狮子乡特展」。乡长朱宏恩表示,他当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看到排湾族文化,热泪盈眶,彷佛祖灵在向他诉说着百年前的故事。

朱宏恩说,百年文物回归,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文化尊严与族群自信的回归,也是国际文化合作的新起点。希望透过这次展览,告诉部落年轻人,排湾族文化从来不是过去被遗忘的记忆,而是可以走向世界荣耀的资产。

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研究员李东则表示,这些文物连结遥远的在地与国外,让外国人学会聆听并尊重其他国家原住民;目前欧洲博物馆正经歷转型,正视自己过去的殖民歷史,在自己馆藏中看到交织复杂的殖民史,这次活动有助于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解殖民」的目标,与其他国家原住民合作,并归还属于他们的文物。

狮子乡公所表示,特展自10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48件展品来自1900年代初的南排湾族群生活。这批文物离乡源于20世纪初的「台湾有用植物调查」,植物学家川上泷弥与助手中原源治深入台湾山林採集植物同时,也带走部落的文物与记忆。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自乌姆劳夫公司购得这批文物,在典藏的283件台湾原住民文物中,约有50件是属于排湾族。

这场跨越近8000公里的文化对话,是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2020年透过欧盟「Taking Care」计画,寻找这批文物的原初社群,分别联繫台湾博物馆、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及中央研究院,尝试以「解殖民」的观点重新理解并保存这批文物,并于2022年与狮子乡展开文物返乡对谈。

狮子乡文物馆策展员董婕妤表示,在物件中比较特别的是一把日本造型折扇,上面是原民图腾,是以前有日本长官到部落时,头目献贡的礼物;另外还有好几年才能完成的排湾族织布、贝壳耳饰等,相当珍贵。

#殖民 #国家 #狮子乡 #博物馆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