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共工程找不到营造厂、流标多,台湾区综合营造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煌铭指出,公共工程普遍预算不足、利润偏低,加上缺工缺料等问题,造成工期延宕、监督管理层级多,协调复杂、影响施工,这些都是目前营造厂对公共工程却步,承揽意愿低的原因。
陈煌铭表示,公共工程预算普遍不足、与市场实际成本差异过大或接近市价,导致营造厂认为会亏本或利润过低而却步。另外,政府在核定公共工程预算与开标间隔数月甚至一年,期间成本已剧烈波动,但预算调整缓慢。
陈煌铭指出,新冠疫情、国际衝突等因素导致营建业普遍缺工缺料,影响厂商承揽意愿。目前国内营造缺料状况虽已趋缓,不过近年来原物料价格行情波动大,营造厂难以准确评估成本,增加投标风险。此外,有些公共工程本设计图说不够详实、不清晰或有错误,增加厂商投标决策的困难度。工期不合理,更造成营造厂阴影。营造厂指出,预定工期过短,厂商担心赶工增加成本或面临高额违约金。
先前以公共工程为主要业务的新亚建表示,工期难掌握、原物料价格波动过大,3~5年工期间物价难估算、公共工程10%履约保证金,都让营造厂「非常谨慎、考量再三」才会出手公共工程标案。新亚建指出,目前公共工程的预算金额越来越大,施工年限长,也不是一般中小型营造厂所能承担,参与意愿当然就低。
达欣工认为,公共工程监督管理层级採三级制,建筑师、顾问公司、机关本身都有权责,层级一多,施工时协调太慢、流程又长,自然会影响到工期。而科技厂办、民建住宅建案,业主只有一个,沟通直接、快速,营造厂对流程、时间较易掌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