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人士分析,博通这项突破意味CPO技术已通过实际应用验证,正式迈入商业化量产阶段。

博通指出,CPO透过将光收发器(Optical Transceiver)与交换晶片(Switch Silicon)整合于同一封装内,可显着降低讯号损耗与功耗。

根据实测,相较于传统可插拔式光模组(Transceiver)平均寿命约0.6百万小时,CPO寿命几乎提升近1倍。

这一成果显示,透过将光收发器与交换晶片直接整合于同一封装内,可大幅降低讯号损耗与功耗,进一步强化高频高速网路架构的长期稳定性。

法人分析,CPO商转代表AI产业竞争,已从「晶片效能」延伸至「系统级整合」的新阶段。

随着博通CPO平台进入商业化量产阶段,台湾相关供应链有望迎来新一波成长契机。

据产业链消息指出,前段晶圆制程由台积电负责,採先进制程打造Switch Silicon;后段封装传出由日月光投控与讯芯-KY参与光电整合与测试代工,切入高精密封装核心环节。

光通讯模组厂如眾达-KY、联钧、波若威等,亦将受惠于AOC(主动光纤)与光引擎(Optical Engine)需求成长,有望抢进博通与各大云端服务商(CSP)的CPO供应体系。

法人指出,CPO封测需具备极高的封装精度、散热与光学对位技术,台湾拥有完整半导体、光电与材料供应链,是少数能提供全链整合的地区。

#CPO #功耗 #讯号 #技术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