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有庠科技奖得奖名录
第23届有庠科技奖得奖名录

远东集团财团法人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于今(13)日盛大举办「第23届有庠科技奖颁奖典礼」,共表扬27位杰出科学家。有庠科技奖自2002年开始举办至今,累积颁发522个奖项,总奖金逾新台币2亿2千万元,对于激发科学研究人员之士气,引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成效卓着。

远东集团为了纪念创办人徐有庠先生的创新精神与公益心志,于2001年向国科会申请设立「财团法人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并以「科技与创新」为基金会宗旨,长期举办各项科研推广活动,致力于奖励卓越学者、扶植青年人才,并促进产学交流与国际合作。其中「有庠科技奖」自2002年设立以来,着重于奖励奈米、资通讯、光电、生技医药、绿色科技与人工智慧等六大新兴关键领域,引领社会大眾关注台湾的科研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有庠科技奖举办23年来,已累积颁发522个奖项,总奖金逾新台币2亿2千万元。基金会期望透过实际奖励,支持台湾科研学者勇往直前,探索科技未知的前沿。且为确保奖项公正,基金会每年邀请各领域重量级学者担任评审,其中包含中研院院士、大学校长与研究机构首长等,经过小组会议、外部专家审查等重重关卡,歷时半年才选出各奖项得主。在长期努力下,有庠科技奖已获得各界高度肯定,成为台湾科研界的重要指标荣誉。歷届得奖人的研究成果,不仅开拓新的学术领域,更实质助益产业发展,提升台湾在全球科技产业的地位。

本届典礼颁发「有庠科技讲座」、「有庠科技论文奖」、「有庠元智讲座」与「有庠杰出教授奖」等四个奖项,共有27位得奖人。其中最高荣誉「有庠科技讲座」的每位得奖人可获得新臺币150万元奖金,五位得奖人包括国立清华大学赖志煌教授(奈米科技类)、国立臺湾大学陈良基教授(资通讯科技类)、国立中央大学孙庆成教授(光电科技类)、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邱士华教授(生技医药类)、国立臺湾海洋大学许泰文教授(绿色科技类),他们的学术成就与贡献,赢得评审委员会一致肯定。

科技创新与全球挑战

近年全球局势剧变,地缘政治与关税政策使各国产业面临挑战。台湾的制造与研发体系必须更加灵活,透过技术升级与价值链延伸,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在此情势下,科技创新不再只是学术讨论的题材,而是国家与企业迈向永续发展的核心策略。

此外,从绿色制程到循环经济,减碳与资源再利用已成全球产业的趋势,企业与科研的结合更显重要。远东集团关系企业亦持续投入资源,积极响应。远东新世纪作为绿色聚酯材料的领导者,具备深厚的循环经济能量,透过聚酯产业垂直整合与跨领域合作优势,将废弃物再制为高品质再生产品,成为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亚洲水泥则是水泥产业的永续先锋,推动涵盖制程、能源、产品与治理的多面向减碳策略,例如将废弃物转化为替代原料,降低碳排并节省成本;同时开发低碳与负碳材料,引领产业迈向净零,让亚洲水泥成为同业中唯一每年稳定达成SBTi减碳承诺的企业。

科技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需求;创新更能开拓新价值与新选择。远东集团与徐有庠基金会将持续推动新兴科技议题,并促进政府、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台湾的科技发展。

#奖项 #企业 #教授 #基金会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