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局推动「潜在被害人拦阻计画」,主动挖掘潜在被害人,但仍有22%的人坚信自己没被骗,拒绝警方协助,刑事局今年1月再成立「诈欺防制谘询小组」,依潜在被害人的特性及心理状态,採取应对策略,苦口婆心唤醒被害人,小组成员强调,警方会与被害人站在同一阵线,因为「若开始责怪被害人,诈骗集团就赢了!」

该小组由刑事局3名外勤干员,及深谙心理状态、沟通技巧的4名测谎专家共7人组成,从分派到各县市警局的潜在被害人名册,针对不认为遭诈者复查,提供话术拆解与案例分析等持续劝说。

他们虽被戏称 「叩客部队」,但小组今年迄今共复查1178人,经沟通后知道被诈、并停止匯款的有1037人,成功劝阻率达9成,劝阻正被诈骗的金额达1.73亿余元,被害人与警方配合更查获6名车手。

小组成员表示,民眾可能会觉得被害人一定是贪心,才会遭到投资诈骗,但其实诈团会利用被害人的情感等需求让其落入圈套,如果没有外力协助,想自行觉醒几乎是不可能任务。

尤其当被害人初觉受骗时,常陷于「否认」、「羞愧」与「自责」情绪,形成高度心理防卫,或是因投入成本过高而选择继续匯款,并说服自己「都已投入这么多钱了,不能放弃」等。

小组成员说,与其直接告诉对方被骗,不如避免衝突性对话,改採「开放式提问」,引导对方自行发现矛盾点,并可导入心理学取向的应对策略,包含同理倾听、非对抗性对话与情绪支持,才能逐步削减被害人的心理抗拒。

小组成员直言,他们是在跟诈团拔河,透过倾听、分析现况、经验分享等方式,让被害人理解、进而脱离诈团掌控。

#心理状态 #小组成员 #叩客 #匯款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