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报报导,针对美方扬言再加关税报復中国稀土管制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以高关税相威胁不是与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若美国一意孤行,中国将採取相应措施维护正当权益。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目前中美的强硬姿态,更像是为接下来的谈判争取筹码。双方在测试完对方的底线后,再次做出让步的可能性很高,因此两国元首在10月底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峰会上会晤的机会仍存在。

陆挺分析,中美目前仍在争取时间,以降低对彼此的依赖,但短期内相互依赖的格局并未改变,这为外交解决保留空间。陆挺把这种「紧张-升级-缓和」的循环模式,视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报告指出,中方近期的策略似乎正借鑑美国的作法。例如,美国长期利用其科技与金融主导地位进行「长臂管辖」,而中国在10月9日也扩大稀土的出口管制范围。此外,中方的谈判风格也开始趋近川普模式,包括提出极端条件、利用对手弱点,并摆出随时可能「退出谈判」的姿态。

市场角度来看,摩根大通认为,若相关消息导致中国股票大跌将成买入时机,而该行预计中美将在2026年达成某种协议。该行还指出,导致抛售的因素包括关税战重启、各类禁售期结束等。

#中美 #依赖 #彼此 #中方 #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