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主席选举投票日期的临近,国民党迎来了一场关乎党内权力格局、未来路线与选举战略的关键之战。此次选举,或将决定国民党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走向。

自2021年朱立伦再度接任党主席以来,国民党在多个选战中表现不一。虽然在2022年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重振士气,但2024年总统大选失利,暴露了党内结构性问题。朱立伦虽成功稳住党内局面,却未能在理念与形象上完成「第二次转型」,党内外对于未来走向仍有诸多疑虑。如今,朱立伦宣布不再连任,国民党主席一职进入争夺战。这不仅是对个人权力的竞逐,更是对党未来战略方向的选择。这场主席之争,归根结底,是国民党未来路线与价值观的博弈。从两岸政策、外交战略到社会基础再造,每一项都关系到党能否实现自我革新,走出困境,甚至在2028年东山再起。

「九二共识」曾是国民党的标志性政策,但在当前台湾社会民意日益本土化的背景下,这一政策是否继续作为党内主流,已成为争议焦点。候选人必须在这一敏感议题上给出答案,是否要提出新的两岸政策框架,或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作出调整,以回应台湾民眾的安全与发展需求。

在当前国际局势愈发复杂、美国与中国角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民党如何调整对外政策,摆脱「亲中」标籤,重建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信任,同时维持与中国大陆的沟通,是党内每位候选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国民党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度持续下滑。面对社会价值的变迁,党内候选人如何吸引新一代选民、重塑党内话语体系,成为能否重回执政的关键。若无法重塑其对年轻选民的吸引力,那将很难恢復昔日的光辉。

国民党长期以来深受派系斗争困扰,深蓝派、本土派与地方派的利益博弈,导致党内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决策效率。党内的整合与团结,尤为关键。主席人选不仅要具备深远的政策视野,还需拥有调和党内派系、加强内部团结的能力,避免初选后的内耗拖累党内士气。

国民党当前正站在一个歷史的十字路口。儘管在2024年立委选举中保持多数地位,但总统大选的失利已显示民眾对其的不信任。如果国民党继续沉溺于派系争斗、利益分配,未来将更加迷失;但若能在这次选举中实现党内路线的清晰、价值的更新、组织的再造,国民党依然有机会在2028年重返执政。

对于国民党来说,2025年主席选举不仅是党内的一次权力交接,它可能决定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对选民而言,这不仅是对一个党派的选择,更是对台湾未来发展的选择。(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汉默顿学院博士研究员)

#当前 #选民 #党内 #国民党 #朱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