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CA Show半导体与PCB异质整合高峰论坛23日登场,臻鼎董事长沈庆芳表示,AI为PCB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产业正从单纯制造走向整合与创新。
过去PCB被视为附属角色,如今在AI伺服器、高速运算与高频通讯需求带动下,PCB上下游产业正成为系统效能与可靠度的关键,更要把握良机。
沈庆芳指出,载板在过去二十年间的制造难度大幅攀升,从层数、尺寸到平整度全面升级,然产业链竞争不仅是制程与产能,更在于如何建立合作生态,即PCB业者要与半导体客户整合,更要与上游材料、设备供应商进行「异质整合」,形成稳固且共荣的生态链。他也以臻鼎为例,将「善待供应商」列为经营准则,唯有互信合作,才能支撑庞大的技术投资与市场变化。
他进一步表示,PCB角色正从「讯号连接」走向「系统承载」,在AI伺服器与高效能运算平台上,必须同时兼顾讯号完整性、散热效能与电力分配,结构设计与线路精度的挑战远超以往。
日月光集团研发副总经理洪志斌指出,先进封装正推动异质整合成为产业主流,外界常提「摩尔定律已死」,但随封装技术进步,已能将多个小晶片(Chiplet)透过封装层整合运算、记忆体与光学模组,让全球半导体产值有机会迈向一兆美元目标,预期五年内实现。由于此模组需多层板支撑,他亦预期未来三至五年PCB与载板需求仍将高度成长。
清华大学张忠谋讲座教授史钦泰以歷史视角回顾,他提到,台湾从早期技术引进到建立自主模式,关键在于创新精神与协作文化,创新是价值源头,诚信是合作基础,而分享则是产业永续的力量。
史钦泰强调,当AI与半导体产业快速演化,台湾需要长期人才培育支撑技术升级,并在产学合作中维持开放态度,才能让整个生态链保持活力。
臻鼎总经理简祯富则表示,半导体与PCB的异质整合是产业发展关键趋势。晶圆微缩进入极限,业界必须以多晶片整合与供应链协同开创新局,PCB是电子工业的基石,也是互连设计的核心,若能让封装端与板端更早协同设计,台湾可发挥产业聚落优势,推动整体供应链升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