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经济持续在低成长环境中稳步修復,法人指出,政策改革、内需消费与资金动能成为市场主要支撑。儘管短线仍面临数据空窗与外部不确定性,但「反内卷」政策与居民高储蓄潜能可望推动中长期市场回升。
联博集团新兴市场价值型股票投资长John Lin表示,虽然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但市场对负面消息的敏感度已下降。随着大陆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改善公司治理与提振投资人信心,市场结构正朝健康化发展。不过,在外部需求未明朗前,北京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机率仍低,经济预料将维持数季「低成长、缓修復」。
展望第四季,「反内卷」已成大陆2025年经济方针之一,政策焦点将放在改善竞争秩序与提升产业效率,受惠产业横跨太阳能、电动车、铜矿与畜牧等上中下游供应链。此外,内需导向产业如金融科技、运动服饰与能量饮料仍维持高速成长,AI基础建设题材则具长期投资价值。
PGIM保德信中国中小基金经理人陈舜津分析,大陆第三季GDP增速符合预期,第四季有望完成全年目标。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将带动基建投资回升,出口动能则来自非美地区。不过,由于去年同期消费基期偏高,加上「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内需回升力道受限。
第二季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PPI持续负成长,加上美国关税变化与物价下行,使企业投资决策趋于谨慎。传统产业动能减弱,新兴产业虽具潜力,但短期内仍难完全对冲旧产业放缓的影响。
富邦中国战略A股基金经理人蔡宗和认为,近期陆股回檔主因是三季报公布告一段落,且中美贸易磋商结果符合预期,市场缺乏新的催化剂。10月制造业PMI较前月回落,显示经济压力仍存,但全年「保五」成长目标仍可达成,因此短期再推新财政政策的可能性不高。
目前市场进入数据空窗期,加上外资流动性偏紧与年底获利了结压力,使短线投资气氛偏弱。不过,大陆「反内卷」政策有助于推动通缩结束,并吸引国际资金重新评估大陆资产价值,待政策与数据明朗后,陆股仍具结构性上行空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