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和平推演」出题者黄介正理事长的3个想定,把兵推放在大国角力的架构下,且务实地针对几个可能的现实场景,推演出美中台都接受的两岸和平发展架构,这是远视愿景且聚焦实务的精彩赛局。

此次和平推演,我有3项心得:一、中共有实力顺势应变。两岸官方再度对接,美国不会袖手坐视,定设法在两岸互动的进程中维持其在亚太的影响力。美国的出招不管为何,大陆都有实力应变或反制,以向美国明确地发出讯号,让美方在试探性踩向红线时,得非常迟疑甚至缩腿。

陆方实力来自军事整备、经济实力,及汲取中美贸易战的经验,坚持底线且能同时技巧性地推动和平进程。也就是「软的更软,硬的更硬」,中共游刃有余。

二、中共出招造势理路清楚,台湾可即早准备。不像台湾的权力更迭频繁,中共的政策有一贯性,即便换代,延续大于转变。就其立场,过去两岸制度化协商时代达成的协议,将是推动两岸关系往前的基础。未完成的拼图(如货贸协议),一定得接着谈,同时已初具雏形的制度性安排也会深化。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便指出,除了恢復国台办主任、陆委会主委的热线与会面,两岸互设办事处之类的议题会是中共的起手式,为往后的政治深水区做准备。

三、台湾应主动出击。台湾方面政权更换频繁,但以文官为主的官僚系统有机关性记忆,经验会传承,在政策善变跌宕中,有些原则仍然一致;同时,不管何党执政,都必须顾及百姓观感并回应百姓需求。

因此,台湾在两岸对接时会持续要求体现中华民国政府存在的事实,也就是凸显台湾谈判团队、政府交流队伍的官方身分。特别是陆委会早已跳过海基会与国台办直接往来了,台湾不会只想停留在用白手套打交道的时代。例如官方互设办事处,从台湾立场来看,应该是陆委会的办事处,而非海基会的办事处。

在百姓的需求与观感上,台湾就国际参与,至少在经贸领域,会大声主张加入RCEP、CPTPP,而且名实相符地有意义参与。这些台湾主动出击的项目,大陆必得接招。

这次和平推演颇有创意,预拟了灰犀牛对台海的衝击。就两岸与美中关系来说,台独也是灰犀牛,特别是赖清德总统的政策主张,比起前总统蔡英文更坚持台独的可能性。一是他不讲依《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推动大陆政策;二是他的就职演说预设了台独法理化的可能路径;三是目前对陆配的行政作为是台独法理的具体化。

以后可否就法理台独的行政法作为、实践步骤,及红、蓝、美的回应也来场和平推演或兵推?这是精彩的题目,也是民进党总统若连任的可能场景。(作者为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

#美国 #台独 #陆委会 #百姓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