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进党倾全党之力发动的大罢免,最终以「0比32」的惨败作收,这场政治豪赌不仅没能削弱在野力量,反而成为反噬执政党的转捩点。罢免结果揭示两个深层脉络:一是人民对民进党滥权操作、政治夺权的反感;二是蓝白在野合作展现的制衡力量,成功凝聚民意,让绿营的政治攻势土崩瓦解。
首先,当物价飙涨、诈骗横行、弊案丛生,民进党却仍执意动员国家与社会资源,发动罢免反对者,这种权力优先于民生的姿态,让普罗大眾深感反感。其次,在野阵营的蓝白合作成为此次政治板块的关键变数。蓝白两阵营放下歧异,选择共同守护民主制衡,拒绝一党独大。蓝白基层的协力与中间选民的理性抵制,构筑一道坚固的民意防波堤,让民进党的罢免攻势一泻千里。
从各大民调数据来看,民进党与赖清德至今仍未从大罢免失败的政治震盪中復甦。根据美丽岛电子报10月民调,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虽略有回升,但主要来自泛绿支持者,蓝白支持群体对其满意度仍不到1成,中间选民也有高达6成表达不满。这显示,民进党尚未改变导致罢免失败的根本格局。
然而,距离2026地方大选仅余1年多,民进党内部已提前陷入提名内战。高雄、台南的提名争夺尤为激烈,各派系磨刀霍霍,互不相让;新北、台中、嘉义、台东、宜兰等地虽已确定徵召人选,但地方整合仍存在变数。这样的派系分裂势必削弱选战动能,也使民进党难以在短期内重拾民心。
反观国民党,由于现任县市首长居多,整体布局相对稳定。内部初选整合问题虽有,但远不如绿营尖锐。不过,国民党未来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妥善处理与民眾党的合作关系。
民眾党秘书长周榆修已表态,希望明年3月前决定新北市的民调初选方式,显示双方正在积极寻求合作共识。同时,民眾党主席黄国昌近日也与战斗蓝领袖赵少康会晤,就2026选战情势交换意见。虽非正式协商,但赵少康直言:反罢若无白营支持也难全胜,因此未来蓝白一定要合。
从结构面来看,2026地方大选的核心战场将围绕两条主轴展开,民进党必须克服内斗与派系分裂,而国民党则需处理与民眾党之间的合作架构。新北、新竹、宜兰等地将成为谈判桌上最具指标性的选区。若蓝白合作顺利延续,势必重现大罢免时的民意格局,形成强大在野联盟,使民进党陷入防守困境;反之,若合作破裂,绿营与赖清德或将乘隙重整旗鼓,突破僵局。(作者为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