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大安区龟壳里里长更带来30位里民到场,现身说法龟壳里如何因陆域风机的开始建设,带来社区共荣转型过程。图/简立宗
臺中市大安区龟壳里里长更带来30位里民到场,现身说法龟壳里如何因陆域风机的开始建设,带来社区共荣转型过程。图/简立宗

随着全球迈向净零碳排发展,风力发电成为再生能源的关键之一,但也伴随着各种疑虑,风机是否会干扰生态?会不会影响畜牧业?会不会干扰地方居民的作息?针对此一问题,台湾绿电应用协会于10月28日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中,举办沙龙对话,邀请中兴大学兽医学系教授庄士德从国内外科学角度分析显示,陆域风机与乳牛繁殖性能或健康目前并无证实有直接关联,臺中市大安区龟壳里里长更带来30位里民到场,现身说法龟壳里如何因陆域风机的开始建设,带来社区共荣的转型过程。

臺中市大安区龟壳里长洪正义从歷史说起,龟壳位于大安西侧,紧邻海岸线,地形微隆如龟壳,旧称「龟壳庄」。全里面积约3.38平方公里,由于地势开阔、海风强劲,长年与风为伍,成为适合发展风能的天然基地。早在民国九十一年左右,开发业者就曾率先来访,希望在此建立风场。当时居民虽然在媒体上听过「风力发电」这项技术,但对实际设置仍心存疑虑,里长说:「我们担心噪音、担心污染、也担心会不会影响生态。」,但在企业专业团队的耐心解说与外国实例数据的佐证下,居民在半信半疑下决定给风机一个机会。

龟壳生态公园 与风机结合

「如今,这些风机在龟壳生态公园内运转超过十多年,事实证明当初的疑虑是多余的。」洪正义指出,目前达德能源在龟壳里设有四座风机,几乎没有噪音,也没有污染,对周边的动植物影响极小,相反地,因为风场的建设与公园改造,大安龟壳生态公园以生态復育成为地方重要的观光亮点。

早期的龟壳里以渔塭与閒置地为主,地方发展相对停滞。洪正义说,2003年,在地方与政府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龟壳生态公园」,成为社区营造的重要起点。到了2009年,第一座大安15号风机于公园内建置,象徵风能正式进入社区生活。臺中市政府协助公园改造,达德能源则每年赞助龟壳里经费,并提供就业机会。改造后,公园内记录到超过三十多种滨海植物,随着生态復育有成,龟壳逐渐转变为结合生态保育与再生能源的「绿能生态亮点」,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访,让这个地势低洼、靠近潮间带的地方,成为「全台唯一一座会被海水淹到的公园」。「别人要去大陆看钱塘大潮,我说不用,我们龟壳的潮水就很壮观」,洪正义里长很骄傲地说。

风机启用后,龟壳公园不仅生态復育成功,更成为观光新据点,达德也在这里成立臺湾首座以「风能」为主题的环境教育中心。臺中市大安区龟壳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泰源说,「风力发电零碳低噪音,为地方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我们都非常支持。」龟壳公园已成为在地生态教育广场,除了社区,许多学校、公司、团体与民眾都来此参与体验课程,让更多人能近距离了解风力发电与环境永续之间的连结,也为社区带来参观人潮,「现在公园办的活动都非常盛大,许多大型活动像11月2号臺中市政府主办的野餐日,也都在此举办」。

让能源转型 从口号变行动

「以前对能源转型的概念都感觉有点抽象,觉得那是政府或企业的事。」臺中市民政顾问刘金英说,透过达德能源和龟壳里的合作,让人体悟到,绿能不只是风机在转,更能带动环境变乾净、地方变热闹。这几年不论是社区活动、环教课程,甚至学校小朋友上的再生能源课,都让大家慢慢了解「永续」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每年的净滩活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风机不只是发电,也让能源转型从口号变成行动,让我们的社区真的往永续这条路一起前进。」。

#洪正 #公园 #社区 #风机 #臺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