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友善环境,台北市社会局12日宣布「性别友善厕所标章认证制度」上路,副市长林奕华指出,期待透过明确的评核机制,让公共空间安全、隐私有一致标准,也更具包容性,若是长辈在外上厕所需儿女协助,一样可以使用性别友善厕所。身兼性别平等办公室执行长的社会局长姚淑文表示,标章传达包容与关怀,也代表城市对多元族群的尊重接纳,预计最快明年1月有2处公营场馆可获认证。
林奕华昨表示,台北市从前市长马英九时期的「公厕革命」推动友善环境,民国102年设置全国首座不分性别厕所、107年订定「不分性别厕所设置参考原则」,109年北市建管处制定「新建及改建厕所设置原则」,今年10月完成更新公告并设立性别友善厕所标章认证制度。
她指出,过去解决的是「有没有」公厕,现在要追求的是公厕品质「好不好」,城市的进步在于能细腻地照顾到每个人,让民眾觉得在这个城市是安全、友善、被包容的,为了不让想法沦为口号,要让进步观念落实到政府的公共设计里。
姚淑文也说,「台北市友善厕所标章」象徵所有性别民眾都能自在安全使用,标章不只是图案,而是种态度,提醒大家在最日常的地方,都能实践平等友善。
姚淑文表示,目前已发函鼓励各公营机关提出申请,预计最快明年1月下旬,市府及建成综合大楼各会有厕所通过认证。北市虽已有许多性别友善厕所,但大多是结合亲子无障碍单间式厕间,隔间高度也不符标准,需要再精进改善,第1阶段希望交通、演艺等人流较大场所先行设立,另也已要求新建运动场馆、校舍需具备性别友善厕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