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3,过了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市,突然中断隐入湍急的泯江中。这里是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所辖汶川县的映秀镇,中断处正是「5.12汶川大地震遗址」所在地。时过境迁,十余年过去了,破碎的山河虽草木渐深,但遭逢巨变的创痕依旧歷歷在目。
横亘巴蜀大地的岷山山脉呈不规则的折皱状走势,造就了深切的岷江河谷,高低落差近乎垂直令人却步,蜀道难之嘆,隧道桥梁就成了唯一的通途。映秀、银杏…这样的地名听来美好,但眼中的所见却令人黯然。
伤痛尚未拂平,两年多前九寨沟又遭遇大震,川汶这条路就再没有走过。此次重渡,情景已荒,但土石流的灾害却从未止歇过。
崇山峻岭,看似刚硬,却不敌风雨之摧,石灰岩的地质连低矮的灌丛都岌岌可危,更遑论树木,眼前所见是一大片一大片崩落的山体,形成像扇子陡令人怵目惊心。
绵虒,一个歷史久远的古地名,相传是大禹的故里。大禹治水的足迹便由此起步,他先治岷江水患,再走遍九州。世人都颂其治水之功,可惜两千多年过去,如今面对水患,人类的力量依然显得无力苍白。
远处山坡上高耸着大禹的塑像,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耕锄,正是这一介布衣形象深植人心,后人立像建庙来祈求大禹庇佑生灵土地。
而汶川,这西羌的门户,更需要世代人去共同守护。
(王新伟/新北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