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总统前往欧洲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和北约(NATO)峰会,并寻求採取联合措施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时,中国在自己的家中招待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协)十国的外长们。趁着美国忽略东协,中国试图借助「疫苗外交」和经济力量提升与东协的关系。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始终会让东协国家担忧。

中国利用「疫苗外交」欲提升与东协十国的关系

6月7日和6月8日,中国和东协在中国城市重庆举行 「中国-东协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以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6次外长会」。会议期间,王毅还与东协国家外长和东协秘书长分别举行了双边会见。

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南中国海问题以及棘手的缅甸问题成为本次特别外长会议的主要议题。在会议前,中国则为会议提出了六点建议:深化抗疫合作;推动经济復甦;提升关系水平;尽早达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弘扬亚洲价值等。

东协国家一直是中国「疫苗外交」拼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毅在6月8日的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尽可能地向东协国家提供疫苗,回应各国需要,并与各国加强疫苗研发、生产、接种和监管,提升地区公共卫生能力。王毅说,中国目前已经向东协国家提供了一亿剂新冠病毒疫苗。

中国疫苗领先美国进入了东协的大多数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柬埔寨是中国疫苗的主要用户,目前柬埔寨已经有16%的人注射了中国疫苗。在所有东协国家中,只有更加富裕的新加坡在接种疫苗的速度上走在了柬埔寨的前面。东南亚各国目前还在与新冠疫情搏斗,并积极採购疫苗希望缓解疫情。

东协在特别外长会后发表的声明中对中国表示感激。声明说:「东协非常感谢中国向东协及其成员国提供疫苗、医疗用品和技术援助。在应对疫情的挑战中,我们看到了在疫情控制和社会经济復甦中密切合作的智慧。」

除了这次特别外长会议,今年以来,中国和东协国家互动加强。今年一月,王毅还对东南亚四国进行正式访问。3月底到4月初,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四国外长一起访华。根据中国的说法,中国有意提升与东协的关系水平。

南中国海问题始终让东协难以对中国释怀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向东协提供疫苗虽然会让东协国家感激中国,但是,这并不能减少东协在其他问题上对中国的担忧,包括中国在南中国海和湄公河上游的行动。

莫瑞·希伯特(Murray Hiebert)是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东南亚项目资深研究员。他对美国之音说:「东协对中国的看法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讚赏中国的做法,我敢肯定,与中国在东协的投资一样,疫苗会受到感激,但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其他活动在东协引起了相当大的焦虑。」

东协10国中,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汶莱都宣称对南中国海拥有部分主权,而中国则宣称对南中国海大约90%的海域拥有主权。印尼与中国不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但双方在南中国海部分海域存在海洋权益主张重迭。

菲律宾外长5月爆粗口抱怨大量中国「海上民兵船」聚集停泊在靠近菲律宾的南中国海争议海域;6月1日,马来西亚抗议,16架中国军用运输机靠近马来西亚领空,并在南中国海上空进行「可疑」活动,对其主权和飞行安全「构成威胁」。2019年底和2020年初,中国和印尼两国因为纳土纳群岛的护渔问题爆发对峙。印尼指控中国多次派遣海警船只护卫渔船在印尼专属经济区捕鱼,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与印尼纳土纳海域部分重迭,中国渔民的捕鱼活动「完全合法和合情合理」。越南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争议则更大。越南应该是东协中为数不多的愿意站在美国一边对抗中国的国家。

中国在湄公河(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上游建立水坝则一直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的矛盾所在。湄公河五国认为,由于中国在澜沧江上修建一个又一个大坝,独拦上游水源,令湄公河下游国家生计枯竭。

重庆的特别外长会议就南中国海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会后的声明是这样说的:「我们重申,《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体现了各方依照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互信和信心的集体承诺。」

不过,有媒体报导说,声明在会议的隔天出现是因为菲律宾对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用字有分歧, 菲律宾要求在声明中加入更有力的措辞,但是遭到拒绝。

今年4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发表的「中国与东协关系报告」指出,东协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柬埔寨、寮国和汶莱对中国的依赖度及信任最高,中国甚至可以凭借柬埔寨对东协施加压力。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缅甸、菲律宾对中国则是「温和防范」,而越南与新加坡则比较积极地「防范」中国。

拜登政府「忽略」东协

相对于中国与东协的高层活动,美国政府对东协则有些「忽略」。

在中国和东协外长特别会议前,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刚刚结束了对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三个东协国家的访问。谢尔曼是美国拜登政府中首位访问东协国家的国务院高级官员,而这距离拜登政府上台已经有4个月之久。

虽然谢尔曼在访问的每一站都表示,美国将向该国提供帮助。但是,分析人士指出,这让东协感到了「忽略」和「失望」。

菲律宾学者理查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6月6日在接受《亚洲时报》採访时说,相对于拜登政府对欧洲和亚太的重要国家的重视,东协被「良性忽略」了。

他说:「『失望』都不足以表达东协国家的感受。在川普总统任职的四年,他多次错过东协的峰会,他的高级助手们在中国问题上对东协国家进行训诫和威胁,民主党的回归让东协国家重新燃起了希望,认为会从根本上重建美国和东协的关系。」

拜登当选后,新加坡智库东南亚问题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2021年度民意调查显示,如果东南亚国家被迫在美中两国之间选边站队,61.5%的受访者表示会支持美国,而不是中国。

海德林着有《亚洲新战场:美国、中国,以及对西太平洋的争夺》一书。他说,在上台后的两个月,拜登总统以及布林肯国务卿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主要国家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以及韩国举行会谈,甚至多次会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政府居然在《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中没有提到美国在东协的百年盟友——菲律宾和泰国,拜登总统也没有急于给东协的伙伴打电话。

美国和东协原定于5月25日通过视频举行首次外长会议,但当时正飞往中东的布林肯因专机上的技术问题让东协外交官员等了足足45分钟后,取消了会议。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原定出席6月4日到5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多边安全会议,但是,鉴于新加坡新冠疫情的日趋严重,主办方宣布取消了会议。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希伯特说,相比于亚太的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东协确实不是拜登政府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还没有任命驻东协以及东协几个主要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以及菲律宾等国的大使。

希伯特认为,拜登政府初期确实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应对美国疫情以及经济復甦上。不过,拜登政府已经在作出努力。三月,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宣布将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 向东南亚国家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拜登政府近日还启动了全球疫苗援助行动,其中一部分将抵达东协国家。

美国和平研究所的东南亚问题专家布莱恩·哈丁( Brian Harding)说,拜登政府与东协国家缺乏高层互动与目前的缅甸局势也有关系。缅甸危机对美国来说是个挑战。

他说:「现在让美国像中国那样舒服地与东协作为一个整体,让缅甸军政府坐在一旁,进行接触肯定是困难的。 ……布林肯国务卿要和缅甸外长坐在同一个桌子上吗?拜登总统是否会前往汶莱与敏昂莱(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一起参加东亚峰会?这非常困难。」

在这次的中国东协特别外长会议上,缅甸军政府外长吴温纳貌伦与新加坡外长维文、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汶莱外交主管部长艾瑞万以及东协秘书长林玉辉等一起出席了会议。

菲律宾学者海德林认为,东协国家中越来越有偏向威权的趋势,以及东协中大多数国家不太愿意明显与美国站在一起反对中国,也是阻碍美国和东协建立更进一步关系的原因。他认为拜登政府要赢得东协国家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和平研究所的哈丁认为,美国赢回东协不那么难,因为对东协国家来说,他们希望的是在美中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并不是选边站。东协国家抱怨被美国「忽略」从另一方面显示,东协并不愿意完全投入中国的怀抱。

(本文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中国 #东协 #东协国家 #美国 #南中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