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9日,前中广公司总经理李庆平兄传来驻美资深记者傅建中先生逝世的讯息,回忆往昔情谊,一时心中感慨万千。
傅建中先生是台北《中国时报》驻美特派员,负责採访华盛顿特区的政治新闻,也是中美及美台关系的权威专家之一。 他除了报导中美台相关新闻外,也经常撰写专栏文章,析评美台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篇篇皆精彩,掷地更有声,向为新闻从业者的楷模。
本人是业余写作人,认识傅建中先生多年,直至2014年在华府一次餐叙后,更深搜读他每一篇专栏专论,备感受益。那年的9月中旬,我受邀参加全球台商华府「叩门之旅」,经由我驻美代表处协助安排,我们访团30位成员,按行程分组拜访参眾两院,及国务院、商务部、贸易代表署等行政部门,此外,也受驻美代表沈吕巡大使之邀在双橡园的晚宴。
行程结束后,傅建中先生特邀我至华府知名之National Press Club (国家新闻俱乐部)的 Fourth Estate餐厅聚叙。9月15日那天,畅聆建中先生许多妙语及轶闻,令人印象深刻,是我「叩门之旅」中最难忘的记忆。
傅建中先生说到 Fourth Estate 中译为「第四权」,原指英国封建时代社会「三阶级」(贵族、僧侣、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源于「国民阶级」(Estates of the Realm)的概念。美国民主立宪后,基于西方「幽暗意识」(人性原罪),强调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制衡力量。他说,「幽暗意识」孕育了西方的民主传统,为防范统治者之罪性,也兼保障个人的基本人权及自由。相对的,东方(中国)儒家思想,怀抱的是「乐观的人性论」,所以才诉诸于「圣贤之治」。
他又说,「第四权」是「法律之外的法律」,今天的美国新闻、传媒界已落实成为「国民阶级」,在宪法上承担非官方、却是很「中心」的角色。民眾均认为,即使它千疮百孔,也轮不到政府来抵制或予以消灭。
每忆及建中先生这些话,我都联想到他所关注的台湾新闻自由及传媒是否有受政府干扰。如今,建中先生匆匆离别,不禁让我想起英国歌手Elton John 那首《风中之烛》(Candle in the Wind),歌词提及「你的一生,就像是风中之烛,光芒从不随夕阳消失。蜡烛终会燃尽,你的传奇却将永世不朽。」
对很多追求「第四权」的新闻人而言,傅建中先生的亲身诠释及留下的精神典范,令人怀念不已。
(作者为前香港台湾工商协会副会长,现任亚洲台商联合总会理事)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