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严防变种病毒扩散的当下,大家要想回復到过去的正常出行与一般生活,已经不是所谓的「防疫新生活」所能够一语带过,毕竟已从去年喊到现在,实在不可再以「口号」来防疫了,疫苗虽非万能,但没有疫苗却是万万不能。
不过国产疫苗至今仍遥遥无期,向国外的採购也是缓不济急、甚至还沦落到依靠美国与日本的捐赠,着实让台湾成为国际上的「疫苗孤儿」;对于国际採购疫苗何时到货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推给了「中国大陆打压阻挠」的理由,还停留在用政治操作来防疫的思维。
依国际研究,要回復到过去的正常出行与一般生活,可能要打到第三剂疫苗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变种病毒威胁,但目前全台湾光第一剂的施打率都还不到两成,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至少第一剂的全覆盖率、以及医护防疫与军警消人员全面的三剂施打,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此时,难道不该讨论适时地开放进口大陆产制疫苗吗?而不是以「法规已有规定、本就在管制进口之列」的官式理由来给「软钉子」,正所谓有法依法、无法则循例、无例则创新,能够因应社会紧迫需求做出相应变革,才是一个有所为的政府该有的危机管理方式。
特别是在肺炎疫情的系统性危机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威胁性和反覆性,政府的危机管理便体现在其「公共性」上,涉及了广泛的官僚体系以及人民,也呈现在其往往需要追究责任以对人民负责的层面。因为其所影响的,早就不只是就业、消费、生产而已,而是整体的政治风暴、经济危机与社会风险。
更因为无法明确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要想避免「封城」的地步(儘管不少政治人物都避谈而用「扩大人流管制」来称呼),除了要早做入境全面普筛之外,或许只能依靠在短时间内尽速达成疫苗的全覆盖率来止血,这在疫苗严重缺乏的当下是巨大挑战,代表政府的危机意识不足、也缺乏危机学习能力。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