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称「国民党中央农民讲习所」,简称农讲所,位于武昌红巷13号。1958年对旧址进行了修缮整理,按当年原貌作復原陈列,筹建为纪念馆。(中新社资料照片)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称「国民党中央农民讲习所」,简称农讲所,位于武昌红巷13号。1958年对旧址进行了修缮整理,按当年原貌作復原陈列,筹建为纪念馆。(中新社资料照片)

农讲所第三届于民14年(1925)1月1日开学,约120人,直接採军队组织,称农民自卫军模范连,受训时间亦延长至三个月。以上三届学员,全部从广东省招考,三届毕业生人数约400人,毕业后全派往20个不同省份推展农民运动。从第四届开始,招生范围扩大至广西、湖南等地。毛泽东已看清中国农民运动的实质需要,在农业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就是要有人挺身而出领导抗争。毛先生乃说服他的弟弟毛泽民,投入农民运动讲习所为第五届的学员。由于毛泽东曾得到过孙中山先生的加持,又受到廖仲凯、汪精卫的赏识,故到农讲所第六届时,国民党就委派毛泽东为农民讲习所所长。这时毛泽东在国民党内,身兼三要职,第一为代理汪精卫主席为宣传部长,次为接替廖仲恺为宣传员讲习所所长,三即为此农讲所所长。

想想看,中国人口90%以上为一穷二白的农民,而搞革命最重要工作之一即为宣传,这两件工作全落在毛泽东手上,当然逐步蓄积了毛氏的能力与声望。为了扩大办理农民运动讲习,农讲所地点亦由东皋大道一号迁至广州市番禺学宫。招生对象亦由广东、广西、湖南三省扩展至全国二十个省。招生人数亦增至约320人,受训期间亦依毛泽东的建议延长至五个月,而于民15年(1926)10月5日结业。第六届农讲所的教职干部,除教务主任萧楚女外,亦全部由黄埔军校调兼。

毛泽东亦不客气,全找黄埔军校内的共党人士出任,如周恩来、恽代英、张秋人等。广州市番禺学宫,现在的广州市地下铁还设有农讲所一站,各位读者如有兴趣不妨前往参观,就会发现这可不是普通的讲习班,而是农民军干部训练所。所谓学宫,是广州市当年的孔庙;毛泽东真正起家的地方,不是井岗山,也不是延安,而是这个番禺学宫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正如蒋介石的起家,不在南京,也不是重庆,而是在广州市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农讲所第六届在民15年(1926)夏、秋间办理的时候,七月九日蒋介石正受命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以后,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因意见不同,搞出个寧(南京)汉(武汉)分裂的局面。

农讲所第七届,乃在国民党左派中央武汉开张,第七届农讲所的国民党左派负责人是农民部长邓演达,而实际主要负责人还是毛泽东。就在农讲所第七届这段期间,即民16年(1927)4月,毛泽东提出了他的经典着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份报告不祗在国内,也在国际间奠定了毛氏在中国农民运动中的领导地位。瞿秋白在该书序言中,就称讚毛泽东为农民运动的王。毛氏曾一再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就在农民运动讲习所里面。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国府着名的学者兼外交家蒋廷黻曾说过,外国学者都奇怪,中国的知识份子,对外国的事情,知道得很深入清楚,但对自己国内的许多事情,尤其许多基本的问题,却多一无所知。这就难怪注重基层农民问题的毛泽东,要独领风骚了。毛氏当权以后,不忘要来个下放运动,未尝不是在纠正中国读书人重上忽下的传统病态。

毛泽东来自农村,心怀大志,故一直注意并掌握着占中国人口90%的农民问题。国民党左派在武汉另立党中央,毛氏自然继续负责在武汉举办第七届农讲所。此届招生约800余名,学员来自17个省。民16年(1927)3月7日开课,仝年6月18日结业。第七届农讲所,在无形中似已变成了国民党内,但主要由共党亦即毛泽东所主持的一个农民军干部训练所。(待续)

#农民 #毛泽东 #农讲 #运动 #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