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岸关系,前总统马英九曾多次提及大陆是威胁,也是机会;情治单位本来着重「威胁情报」,也开始做「机会情报」;蔡政府执政,两岸剧变,「威胁情报」又抬头,也就是军语所称的「预警情报」,这是军情局最擅长的。
军情局干部全是军职,懂的也只是军事,而机会情报要懂经贸、政治、文化,更要了解中国大陆的「软实力」与全球战略布局,没有这种素养,就很难做情搜,更难提出政策指导。
近年,军情局对大陆情搜的手段包括:网路情报、电讯情报、监听情报、文书情报与电视情报当道。网路情报真真假假,钓鱼的或谋略的假情报充斥其间。前军情局上校朱恭训在越南边境被中共国安单位抓去,即是一例。据说,军情局曾经规定网路情报不能再当做情资上呈,发现就惩处。
而电讯与监听情报过于片断,情资碎片化,难窥全貌。文书与电视情报,只能调味加工,当做参考可以,无法派上用场。比较有价值的人员情报和内线情报,也不容易做。相较于前总统陈水扁曾公开抱怨情报的质与量降低,蔡英文总统绝口不提情报工作,是较明智的做法。
人员情报靠的是组织布建,眼光得够远。内线情报则需要「长期包养」,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情报工作有时花了钱与心力,却可能所获有限。军情局位阶太低,受参谋本部情报次长室节制,是军方的三级单位,人员情报想要做得大开大阖,实非易事。
提到人员情报,让人想起军情局潜逃英国的女中尉叶玫,其实叶枚是块搞情报的料,只可惜,军情局没能好好运用。叶玫因无法适应军中生活,潜逃英国,申请政治庇护不成,逾期居留,遭英国遣返,结束569天逃亡海外的日子。
当个好情报员,不是非得适应军中生活。以叶玫来说,新竹女中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拿到学士与硕士学位,这种ABC,是极好的身分掩护,不懂为什么军方一定非逼着她去基层歷练不可?
叶玫经泰国潜逃英国后,国防部随即发布通缉,外交部注销其护照。一个没护照的人,还能在英国待569天才被遣返,不管她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本事。被遣返前,叶玫还编出一套说词,在英国结交的识与不识者,竟有数百人为她请命。这也是优秀情报员的特质,可惜,不见容于军方制式的规矩。
搞情报,须能因才任用,非逼着每个人都在同一个框框里,不但说不过去,也不符合搞情报应该灵活、隐密的特质。叶玫如果一开始就放在海外,灵活运用,假以时日,耐心收成,现可能已成为能征善战的女情报员了。
事实上,情报工作不应该每件事都摊在阳光下,特别是对大陆情搜,只要内规清楚,情治人员对国家忠心,道德不应是最优先的考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