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世界都震惊,阿富汗局势,瞬间突变。看着媒体画面,显示机场拥挤的逃亡人潮及军用直升机的频繁起降,引起人们想起1975年越南西贡沦陷的那一剎那。场景几乎完全一样,同样都是美军长期支持及参与战斗后的大撤退,同样地看到人们为了生存,冒着生命的危险,逃离家园。人类歷史的悲剧,屡次重现,这还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吗?

阿富汗事件引起台湾政治圈的广泛讨论,也可引以为戒。阿富汗军警有着30:7的兵力优势,而且拥有绝对空中优势武力与装备着美军相当的新式步兵,但缺乏战斗意志,毫无作战能力,9天内就让山河变色。美国是以其国家利益为盘算核心,有着动态改变的特质,一旦有损及或不符美国国家利益,则会立即改变政策,甚至可能倒戈不支持原来的朋友或甚至盟友。虽然台湾与阿富汗不一样,台湾拥有第一岛炼的地缘优势,控制东北亚的海上航运,是不沉的航空母舰,所以美国会协助我们。

第一岛链是以华盛顿的角度来思考整个远东地区的安全。以美国国家利益矩阵分析,利益强度分四级:生存、重大、主要及边际利益来看,台湾只占有经济上的主要利益,无法在其本土防卫、国际秩序及提升国际社会价值等因素上,跨越至重大利益。美国的军事干预是一定要达到生存及重大利益,才有用兵的可能。

第一岛链是就地缘政治学理上的探讨,在实务面或许有不一样的看法及执行方案。1949年到1951年间,美国没有关心过台湾的安全;1979年又停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就是明显的证明,国家安全实务的运作与第一岛链理论有极大差距。

航空母舰若没有舰载机,即使不沉,但丧失航空战力,也是无用。台湾各机场暴露于大陆战区飞弹涵盖下,机场跑道瘫痪,飞机无法顺利起降,就无法担任航空母舰的角色了。换句话说,台湾担任不沉航空母舰是要有相对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对台湾的轰炸,就是将日本大多数的空中武力在地面摧毁,使其无法支援美国反攻菲律宾的登陆,说明台湾能否扮演航空母舰取决于自我防卫能力的强弱。

美国支持台湾建立可恃之战力,以有利于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扮演平衡杠杆的角色。每年同意对台军售的项目、品项、型号即可达到此目的,既有助于其自身国防武器产品的销售,获得相当利益,又可对亚太及两岸间的安全关系发展,藉由对台军售的操控,转用于两岸间政治谈判的筹码。虽然美国从不就军售项目,与大陆协商,然而出售武器的类别,就是一强烈的政治信号。

台湾确实不是阿富汗,两者面临的安全环境更是相差甚远,但背后主角还是美国,其国家利益的考量也不会改变。我们当然不希望美国在越南及阿富汗大撤退的惨况发生;然而,我们也不能陶醉于2021年是美台关系最好的时刻。世事无常,常有变化,值得我们深思警惕。

(作者黄丙喜为国家公益协进会理事长、辜存柱为美国应急管理协会台湾代表)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美国 #台湾 #航空母舰 #无法 #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