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临时宣布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的申请,绝不是因为秋节过后节气变换迎来新气象,而是对岸中国大陆出乎意料地在中秋前夕抢先台湾一步申请加入CPTPP,眼看苗头不对的蔡政府才终于出招反应。
政院说法是早已针对申请加入CPTPP做好通盘准备,但早不申请、晚不申请,偏偏在对岸申请后才急忙提出,除了说明蔡政府沉睡许久外,也让国人赫见政府针对重要经贸关系的推动已经是到了失能的地步。
可笑在于,不时宣扬「台湾正名」、「奥运正名」的民进党政府,此番行政院政委邓振中竟说我方是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申请,并强调这是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纽、星FTA,也都使用这个名称。
邓话说得好听,但仔细想想,民进党不是成日宣称「台美友好」、现时台湾是对抗威权最前线云云,为何这回却直接放弃台湾、中华民国等更能代表我方政府的名称不用,直接採用「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名义进行申请?
以往非「台湾」不可的气魄突然消失,连先尝试用台湾为名义申请,不成再另做打算的作法都弃而不用。说穿了,就是民进党政府急了,深怕有个阴错阳差,让对岸早先一步加入CPTPP,届时台湾想加入肯定要看尽对岸脸色。
更可笑在于,曾经在野的民进党,就有立委对于当时马政府拟使用「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的名义,与新加坡洽签经济合作协议,等于仅以「经济体」、而非以主权国家名义与他国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形同政治上服从中国的一中原则,有沦为「以中国为宗主国」模式之嫌,而大加挞伐。
如今倒是「口嫌体正直」、「不演了」,连正名台湾的勇气都不见了,大剌剌地把「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当成招牌宣传,教支持民进党的「台湾人们」情何以堪?
再回想两岸洽签ECFA, 当时就有绿营立委认为,如果要用台湾在WTO的名称「台澎金马」来和中国签ECFA,那就要在WTO下签署,不能透过两会处理。结果自2016年执政至今的民进党,却放任以两会名义签署的ECFA继续存在生效,可谓是双重标准到了无以復加。
这回民进党算盘打得精,总之先申请再说。成了,大大吹嘘台湾的自由民主获得国际认同;不成,遗憾愤怒中国大陆威吓阻扰。怎么说都是蔡政府赢,如果有错,绝绝对对是「阿共仔的阴谋」。这套把戏,人民还看不腻吗?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