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关系,在拜登寻求拜习会的局势下,已到了一个需要「停、看、听」的阶段。儘管许多台湾媒体仍不遗余力高唱美国「反中意志坚定」,但这会是真实的状况吗?

判断一个政治人物的态度,要注重的重点不是「现值」而是「比较值」。不可能有人一夜之间180度改变立场,但在发言与行动上,是可能渐渐位移调整的。且我们不只是要看政治人物「说/做了什么」,更要看他们「类似情况重演时,有无做出与上次相同,甚至更强烈的回应」,如此才能更第一时间掌握「真正的变化」,而非沦于一厢情愿。

举例来说,今年9月17日,英国独立报出了一则报导,标题名为” Blinken deletes tweet saying the US will ‘stand with the people of Hong Kong’”。内容提到9月15日香港政府宣布7位泛民主派区议员宣誓无效,进而丧失议员资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推特发文声援,但后来却删文,重发一则新的,重发的文中少了一句话:「我们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并且持续地支持他们的基本人权及自由」(”We stand with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nd continue to support thei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 freedoms.”)。删除对香港人民支持的文句,自是骇人听闻,给人香港被放弃的感受。对此美国国务院解释这是由于团队操作出错,把本来要发在国务院发言人推特的内容,发到了国务卿的推特,美国仍然支持香港民主。

是吗?让我们前后对比一下,依据美国之音报导,今年7月16日,布林肯针对香港国安法施行一周年发表声明。声明中可是阿莎力承诺「美国将继续为中英联合声明以及基本法对港人保证的权利和自由抗争。」、「美国今天就是传递一个我们坚定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的清晰信息。」不过2个多月后,美国国务卿的推特,竟不愿「沾染」挺香港民主的文句?

变了就是变了,实在无须再更多解释。

焦点拉回到台湾,近日大陆政府停止从台湾进口莲雾与释迦,被视为今年2月大陆停止进口台湾凤梨的事件重演,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问题,事件重演了,美国挺台的态度有无重演?

大陆是9月20日宣布停止进口,而在那之后直到笔者写作本文的10月4日中午,AIT脸书发了超过20则po文,没有任何一则展现出对台湾莲雾与释迦的力挺。

今年2月可不是这样的,大陆于2月26日宣布禁台湾凤梨,不到一周后的3月2日,AIT脸书就发文「AIT今天、明天,往后的许多天都要凤梨!」在AIT四处摆放凤梨,力挺台湾;之后3月3日po文「美台食材天生一对之凤梨特别版」、3月4日分享基隆市长挺凤梨脸书文;3月5日则是「AIT副处长谷立言的宴客法宝」;3月8日「你看到国际妇女节论坛里的台湾凤梨了吗?」;3月19日「跟着凤梨一起吃透透」…….

2021发生两次台湾水果遭陆禁事件,AIT态度截然不同。或许我们不能贸然把AIT的改变解读为美国不挺台,但「最高品质静悄悄」终究还是反映出一种美国不愿太过涉入两岸经济争执的态度,不是吗?

香港民主与台湾莲雾、释迦,乍看之下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与阿富汗驻军一样,共同点是「美国要不要站你这边,随他高兴」(当然实质上是看美国的国家利益),绝对不要以为有什么必然的责任,或是不可逆的趋势。或许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美国又会大力声援港人,AIT又会再度摆满台湾水果,但至少现在这一刻不是。这一刻美国的重心是巩固前段时间拜习通话的成果,是乔出一个拜习会来。为了这个目标,很多以前好像很重要的东西,目前免不了穿小鞋的命运。

世界不是围绕着台湾转,美国更不会为你赴汤蹈火。台湾是时候摆脱对外在情势太过乐观的心态了。

(作者为网路媒体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美国 #AIT #一个 #凤梨 #莲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