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境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过度依赖化石燃料而产生的碳排放对全球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这六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30年前的两倍,而亚马逊雨林的部分地区现在排放的碳多于吸收的碳。根据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COP26 (26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发表的声明中提到,于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条约中,签署巴黎协定后的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年。以上种种迹象显示地球暖化变得更加严重,各国政府是否要从碳排的问题着手改善?
笔者认为如果要解决各国放纵碳排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逐渐兴起的碳定价。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 Group)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已经有45个国家对排碳量制定价格,且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5 %。碳定价有分成碳税以及碳关税还有碳排放交易。碳税是指由各国的政府来制定价格,并针对排碳大厂课徵重税,厂商排放多少碳就得缴相对应的税,这对各排碳大厂有一定的约束力,课徵碳税也能增加政府的税收,算是一举两得。
碳关税则是欧盟最近提出属于比较新的减碳策略,是对来自碳排标准较低或没有碳定价机制的国家所进口的产品课徵碳关税,使该国也会因为碳排而付出一定代价,并促使各国会为了减轻关税而去拟定减少碳排的策略,能使更多国家朝减碳的目标迈进。
而欧盟正在实施的碳排放交易则是透过市场机制来运作,排放碳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政府根据国家的减碳目标设定上限,分配排碳量的配额给企业,当排碳量较高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排碳额度时,就得要跟排碳量较小的厂购买碳权,这能让碳排放较低的厂获得报酬,也能抑制碳排放量较高的厂。碳排放交易里面最有名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特斯拉,根据香港经济日报hket报导指出,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光是通过出售自家的碳交易排放额度给其他的企业,就进帐了15.8亿美元,占一年内总收入的5%。这项无形商品成为特斯拉的主要收入之一,显示出在碳排放交易里面透过减少碳排放不只是对环境友善外,也能为公司谋取利益,这是双赢的局面。
目前全球都期望2030年碳排能够减少一半,并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碳的境界,而要达成这个远大的目标笔者认为必须更坚定地去执行减碳行动还有策略,像是对排碳国课徵碳税,以及碳关税,碳排放交易或是使用绿色能源都是未来主要趋势。各国的企业目前也都面临低碳转型的风险,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各国政府也该更重视环保议题,并且制定一套有效的规范,让企业去遵循以减少碳排放,阻止地球持续暖化和极端气候的发生,迫使人类走向毁灭的道路。
(作者为世新大学经济所硕士生、世新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