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正哥已于11月16日下午1:45化为一缕青烟。对他的离世,我有着无止无尽的不舍,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心灵深处藏着隐隐内疚!如果时间可以从头来一次,我不会像以前那样有些任性,有些无情;我知道,这种情怀将会带着对他的思念,缠绕着我的一生。

自10月22日阿正哥走了以后,每一晚,夜阑人静独坐灯下,回忆起与他30多年交往的点点滴滴,那些浮光掠影的片段像走马灯一样⋯,后悔里纠结着内疚,在我心底里翻腾;如果阿正哥的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会好好的珍惜这30多年岁月积淀的缘,善待这一份难能可贵的情,是我亏欠了他,这种欠,有些说不清,理还乱⋯;那一年(2008)9月他丧妻时给我电话,语带哽咽细诉妻子的种种好及对妻子的万般难舍,去年(2020)1月他打电话告诉我,低沉沙哑的声音说,他的大儿子车祸去世,而这一次(2021)10月他自己的离世,我再也收不到他的电话了,而今耳畔却经常响起他说话的声浪,似乎看到了他说话时七情上面的丰富表情。

今夜大地无语,我仰望星空寂寂,心中下着绵绵无尽冷雨,真的难以想像,从2020年1月13日到2021年的10月22日,这长达一年九个多月的日子𥚃,他是怎么渡过的日与夜?孤独面对病魔的侵蚀?自责内疚?思念骨肉亲情?还是思想着康德哲学与周易?

朱高正、廖本怀与廖书兰。廖本怀(中)台湾云林人,英属香港政务司、房屋司等职,是首位出任政务司一职的华人。(图/作者廖书兰提供)
朱高正、廖本怀与廖书兰。廖本怀(中)台湾云林人,英属香港政务司、房屋司等职,是首位出任政务司一职的华人。(图/作者廖书兰提供)

阿正哥真的走了?看到灵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阿正哥穿着白色中式唐装,微笑着,好像笑看世人的傻。

我真不信他真的走了!他的身体多么硬朗,性格多么坚强乐观,才67岁怎么就这么走了?(他无时无刻只要兴致一来,不管何时何地就打起太极拳)严寒的冬天来袭,也不怕冷,身体永远保持恒常温度。而灵堂所布置的这一切,证明他真的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到,他的魂魄就散了,永远离开这人间世。

阿正哥天生绝顶聪明,因此寂寞,在智慧上没有人足以与之匹配,所以寂寞!行笔至此,想起他在电视上「真爱台湾」、「无色觉醒」节目中陈述的观点,我敢说,朱高正才是真正爱台湾的政治家!

朱高正和香港友人聚会,右为廖书兰。(图/作者廖书兰提供)
朱高正和香港友人聚会,右为廖书兰。(图/作者廖书兰提供)

阿正哥10月22日离世,23日内地散居在各地的多位学者,旋即成立了一个微信群,特别邀我加入,每个人都发表对朱高正先生的追思,10月29日我们成立了云端的追思会,由温海明、蔡恒奇发起,邀请朱高正儿子朱尚志、朱高正外甥杨登杰、朱高正在台好友李忠尚、苑举正、在港好友廖书兰、在内地好友孙晶、李忠尚、郭齐勇、张其成、王维生、林安梧、俞荣根、唐梦华、孙福万、曾凡朝、韩星、谢茂松、梅剑华、赵法生、马照南、于闽梅、樊沁永、任晓林、杨冰、王志轩、杜保瑞、谢金良等30位学者一起参与追思会。

从以上阵容可看出,我们都把时间腾出来,不分地域,共同抒怀对高正先生的永恒思念。

11月16日是阿正哥的祭日,「1029朱高正先生追思会」成员在内地、香港、台湾开启了云端视频与台湾的丧礼仪式同步,丧礼的堂倌国台语双声带,令人想起阿正哥是云林县人,一个出生在浊水溪以南的台湾本省籍人士,喝着南台湾水,吃着南台湾米,长大的一个真正的台湾人物。他由一位学者走向政坛,掀起台湾政体的翻天覆地改变,再从政坛走回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和两岸统一论,在大陆发光发热。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的台湾政坛叱咤风云的朱高正,九十年代以后,经常游走祖国山河,站在两岸文化中国之上,以发扬《周易》和《近思录》为己任,带给两岸同胞震聋发聩的声音。他无论在政、在学,都是走在最前端的人物!

丧礼以中国道教仪式进行(相信是高正的意愿),有子送终,这一点我知道他很在意的!感谢高正的小儿子尚志,配合我们因受疫情阻扰,无法亲身前往鞠躬的亲友,有了云端视频参与高正的告别仪式,送他最后一程算是少了些许遗憾。

搁下笔,书桌前的窗帘轻轻的飘动了一下,微风吹了进来,是你吗?阿正哥!

(作者为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亚洲华文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会长,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会长,香港新界乡议局议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朱高正 #正哥 #10月 #走了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