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陆的「滴滴出行」宣布要从美国纽约交易所启动下市,改到香港挂牌,其代表的意义及未来的影响,值得各界注意。

滴滴是全球最大的叫车平台,在大陆就已击败过全球叫车平台先驱的「优步」(Uber),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多,远远超越优步的1亿多,滴滴也曾被视为是大陆科技与新创领先其他国家的代表作。

去年6月底,滴滴在美国挂牌上市,募资40亿美元,被视为继阿里巴巴之后,另一个成功在美挂牌的大陆科技企业。不过,让外界意外的是,滴滴挂牌不到2天,大陆网信办就以「资讯安全」为由,祭出了多项惩罚,半年后滴滴终于认清现实,决定下市回香港挂牌。

滴滴会出问题,主要是未察觉中美之间的关系、气氛早已迥异于几年前,中美敌对情势有增无减,双方对所谓的资讯安全与保密採取更保守、严格的标准。

美国在川普政府时期,以避免中方掌握美国人的数据资料等资安为由,强制要求中企色彩的TikTok卖掉,大陆也为避免机密资料被「看光光」,禁止有许多摄像头的特斯拉汽车进入军营等机密处。

因此,号称可掌握许多民眾、甚至包括官员行踪的滴滴赴美上市,在必须由美国监管、甚至有义务提供公司资讯数据给美方单位的情况下,大陆当然要出手阻挡;更别提官方早已警示劝阻,滴滴仍执意赴美上市的作法,显然是心存侥幸,以为低调上市造成既成事实即可过关,结果惹恼官方,受到严惩并不意外。

经此事件后,大陆科技企业赴美挂牌势必会大幅减少、甚至全面冻结;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此较劲的过程中,是否会在有意无意间,把中美推向「金融脱鉤」?

#滴滴 #大陆 #大陆科技 #挂牌 #中美